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3年 第5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3-08-25
    传递现象

    多孔介质电渗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Ⅰ)多孔介质电渗流动的CFD模拟

    佘铭钢;刘铮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37-1043. 
    摘要 ( 505 )   PDF (299KB) ( 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周期性空间模型描述多孔介质,根据电动力学理论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多孔介质内的电渗流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多孔介质孔内与颗粒表面可视化的流场,并对比了多孔介质中压力场驱动与电场驱动的流体流动特性,显示出电渗在强化固体表面流体流动所具有的优势.

    多孔介质电渗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Ⅱ)电渗流动与传质特性

    佘铭钢;刘铮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44-1048. 
    摘要 ( 570 )   PDF (204KB) ( 2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多孔介质内的电渗流动行为,探讨了电场强度、多孔介质的孔隙率等对填充床层中电渗流场、宏观电渗流动及传质特性的影响,并以羟基磷灰石电色谱、采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为介质的离子交换电色谱及Blue Sepharose Fast Flow为介质的亲和电色谱分离过程为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实了上述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并显示出此方法在发展新型固-液电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鼓泡填料塔中水与餐厅污水氧传递特征

    邹华生;陈焕钦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49-1054. 
    摘要 ( 681 )   PDF (234KB)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不稳定传质模型对鼓泡填料塔中水和污水氧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定义表面更新速率和含气率导出了鼓泡填料塔中水和污水中氧传递系数与操作条件和填料特征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关系式中特征参数.用关系式计算得到的氧传递系数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大偏差为20%.结果表明:采用的组合型填料具有优良的氧传递性能;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餐厅污水中的氧传递系数小于清水中的数值.
    粗糙肋面上湍流热量传递中场协同关系的数值分析
    陈颖, 邓先和, 王杨君
    化工学报. 2003, 54(8):  1055-1058. 
    摘要 ( 563 )   PDF (155KB) ( 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湍流流动的传热分为传热层流底层和湍流层,来考察传热层流底层中温度梯度矢量与速度夹角对湍流流动换热的影响,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湍流条件下粗糙肋面的传热强化问题.
    多相流

    气固流化床信息传输和流型识别

    王晓萍;黄轶伦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59-1064. 
    摘要 ( 532 )   PDF (264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互信息理论和涨落复杂性理论基础上,计算了压差、压力及光纤颗粒浓度3种不同传感器测量时间序列之间信息传递的复杂性测度,建立了多传感器信息传输矩阵ITM,并定义了矩阵平均值特征参数MITM.研究了矩阵平均值MITM在不同流化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ITM对不同流型的变化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循环流化床多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
    刘阳, 陆慧林, 刘文铁, 赵云华
    化工学报. 2003, 54(8):  1065-1071. 
    摘要 ( 709 )   PDF (280KB) ( 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稠密气体分子运动论和颗粒动力学,考虑多组分颗粒中颗粒组分与颗粒组分、颗粒组分内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气体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多组分颗粒非等温颗粒气固两相流动模型.以颗粒压力、径向分布函数、黏度、颗粒碰撞耗散等耦合各颗粒组分间和颗粒间的相间作用.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气相湍流流动.提出了多组分颗粒的径向分布函数计算方法.对循环流化床上升管中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揭示了上升管中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环-核流动结构,得到了平均颗粒粒径的轴向和径向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相吻合.

    多层百叶窗式挡板对三相流化床中固体颗粒轴向分布的影响

    林诚;张济宇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72-1077. 
    摘要 ( 557 )   PDF (240KB) ( 2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作者开发的带有导管与多层百叶窗式挡板特殊构型的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实验考察了百叶窗式挡板层数与挡板倾角构型参数、气体与浆液流量操作参数对床内固体颗粒轴向浓度分布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百叶窗式挡板的层数是影响固体颗粒轴向浓度分布及粒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当百叶窗层数多于15层时, 挡板上下方分区明显.并就挡板影响颗粒分布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
    下行床反应器内催化裂化过程的CFD模拟
    郑雨,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2003, 54(8):  1078-1086. 
    摘要 ( 594 )   PDF (349KB)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耦合湍流气粒多相流模型和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下行床内多相流动和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器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单元模拟软件CFX4.3对下行床内的催化裂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模型能预测出在工业应用中反应器内最受关注的诸多参数,如固含率、相间滑移速度、压降、气固相的加速区以及各组分浓度的分布情况.预测结果表明,气相反应的进行将导致反应器内的气粒流动行为发生较大变化,充分考虑反应与流动行为的耦合十分重要;而反应器床径的增大将导致转化率和各产物收率的下降.

    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热波特性

    牛学坤;李成岳;陈标华;周集义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87-1092. 
    摘要 ( 634 )   PDF (272KB) ( 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小型中试装置上利用国产催化剂进行了含混合芳烃模拟工业废气的脱毒实验研究,在污染物浓度490~3920mg•m-3、换向周期15~60min、空速(2.4~9.6)×103h-1和气体流速0.340~1.359m•s-1的宽广范围内系统地考察了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的操作特性,特别是热波特性与操作参数如进料浓度、气速和换向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凡是影响一个周期内反应器热平衡的操作参数都有可能显著地影响反应段的温度水平.为这一类反应器的科学设计、优化操作和模型化研究奠定了中试基础.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流化床催化剂性能

    许文;陈明鸣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093-1097. 
    摘要 ( 659 )   PDF (197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考察了以正戊醇为还原剂的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磷酸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较高的磷酸浓度范围内制得的催化剂,V4+相(VO)2P2O7的量较大,正丁烷的转化率都较高.磷酸浓度减少,V5+δ-VOPO4的相对量逐渐增大,正丁烷的转化率随之升高,而对顺酐的选择性开始时升高,达到最大点后则逐渐降低.在最佳磷酸浓度101.7% 时制备出的催化剂,在进气丁烷浓度为4.0 %、空速为500h-1的反应条件下,顺酐的最高收率为47.67%(mol).
    分离工程
    砖坯干燥过程非稳态二维数值模拟
    孙恒, 张洁, 朱鸿梅, 徐烈
    化工学报. 2003, 54(8):  1098-1103. 
    摘要 ( 593 )   PDF (227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砖坯干燥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砖坯干燥的准稳态二维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砖坯温度上升和水分蒸发的曲线.在不同的瓷砖生产厂家实际所测量的数据验证了这一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对比了不同位置的温度上升和蒸发速率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影响干燥时间的主要因素.
    旋转管式膜分离器流场测试
    杨柳, 陈文梅, 褚良银, 汤潍蔚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04-1111. 
    摘要 ( 623 )   PDF (310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旋转管式膜分离器内的流场特征.理论部分讨论了膜器内流体运动的稳定性,得出无轴向流和渗透流时Taylor涡的流线以及有轴向流和渗透流时临界Taylor数的表达式.实验部分采用激光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对膜器环隙间的流场进行实测,分别测试了无轴向流和渗透流、有轴向流而无渗透流、轴向流和渗透流同时存在时膜器环隙间的流场.最后分析了环隙子午面流体的轴向和径向速度分布,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
    精馏塔板上气液相界面积的测量与预测
    宋海华, 王秀丽, 李红海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12-1117. 
    摘要 ( 596 )   PDF (255KB) ( 2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现代的电子光学测试仪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较准确地测量了精馏塔板上鼓泡液体中气泡的粒径分布和相界面积.同时,还从理论上分析了湍流液体中气泡变形与破碎的机理,提出了预测气液相界面积的多相湍流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的比较证明,此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形式简单,应用方便.
    过程系统工程
    炼油企业库存管理
    陈宏, 何小荣, 邱彤, 陈丙珍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18-1121. 
    摘要 ( 1101 )   PDF (158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销售预测为依托,对市场需求不确定的炼油企业供应链的库存管理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炼油企业库存管理的策略、库存管理参数设计和算法,实际应用结果证明了该策略的合理性.
    表面与界面工程

    CO2固定载体膜过程中物质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张颖;王志;王世昌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22-1127. 
    摘要 ( 634 )   PDF (232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经水解得到了聚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PVSA).该聚合物含有能与CO2进行可逆反应的仲胺基和羧基.以PVSA为表层,以微孔膜为支撑体,制备了新型CO2固定载体复合膜.以CO2/CH4体系为分离对象,研究了CO2、CH4、PVSA、水、膜中小分子杂质和支撑膜等相互之间的作用,同时探讨了这些相互作用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过程中的pH值梯度控制

    刘树臣;李春;张建刚;张全;王领民;曹竹安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28-1133. 
    摘要 ( 710 )   PDF (243KB)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SP-UV-56进行十三碳二元酸发酵,研究了pH值控制模式对产酸的影响.低pH值对维持菌体活性有利,但不利于菌体产酸;高pH值能促进菌体产酸,但菌体活性有所下降.在研究中定义了3个参数pHe值、Cp,e和ΔpHe.菌体的产酸与ΔpHe有关,通过实验建立了pHe值与产酸量Cp,e之间的关联式,提出了pH值梯度控制策略,并确定了适宜的ΔpHe.以ΔpHe=0.2为推动力,建立了pH值连续控制方程.应用pH值连续控制方程进行发酵,转化120 h产酸量达到145.2 g•L-1,较对照组的产酸量提高了16%,适宜的pH值控制范围为7.5~8.2,为长链二元酸发酵技术实现pH值连续自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能源和环境工程

    竖井SVE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数值模拟分析

    黄国强;李鑫钢;姜斌;李凌;徐世民;干爱华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34-1140. 
    摘要 ( 454 )   PDF (268KB)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Galerkin三角形有限单元法对复合地表边界的竖井土壤气相抽提(SVE)稳态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气相压力沿径向梯度迅速下降,抽提流量与土壤通透系数及真空度呈现高度相关的正比例关系,且地表隔绝覆盖层对流场影响很大.通过与野外实测真空度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该二维轴径向流动模型能较好应用于现场条件,明显优于一维模型.再采用一个稳定的交替方向有限差分(ADI)解出传质微分方程,从而实现多维情况下竖井SVE修复的完整模拟过程.4组不同条件下为期60d的SVE修复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土壤通透系数是决定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流场及传质方面建立的数值模拟分析对SVE的工程设计及预测可提供初步指导.
    材料科学与工程

    注射模浇口数目和位置的优化设计

    翟明;顾元宪;申长雨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41-1145. 
    摘要 ( 728 )   PDF (215KB)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一种注塑模具浇口位置和数目的优化设计方法.为达到减少塑件翘曲变形和熔接线的目的,以平衡充填和浇口数目最少为优化目标,以最大注射压力为约束条件,将浇口位置坐标作为设计变量,并根据浇口位置在充填数值模拟中对浇口数目和注射流率进行处理,从而可以同时优化浇口数目及其位置,优化求解采用遗传算法.算例表明,提出的优化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其他
    光造型工艺对制件形变影响的应力-应变分析
    翟媛萍, 杨继全, 侯丽雅, 章维一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46-1149. 
    摘要 ( 806 )   PDF (148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光造型工艺制作零件过程中存在的变形问题,推导出单片固化层及整体零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并根据该应力-应变关系式提出采用对称正交扫描方式以及增加层数的措施可以消除拉弯耦合效应、拉剪耦合效应及弯扭耦合效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零件变形.
    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
    有内构件工业湍动流化床反应器的模型化——反应器模型的开发
    于光认, 陈晓春, 刘辉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50-1154. 
    摘要 ( 569 )   PDF (213KB) ( 2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离工程
    木素磺酸盐在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
    邱学青, 杨东杰, 欧阳新平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55-1159. 
    摘要 ( 539 )   PDF (198KB)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程系统工程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

    孔薇;杨杰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60-1163. 
    摘要 ( 570 )   PDF (147KB)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面与界面工程

    胶质和沥青质油水界面膜黏弹性

    李道山;王德民;康万利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64-1168. 
    摘要 ( 819 )   PDF (195KB)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和天然产物加工

    聚氨酯泡沫固定化重组枯草杆菌三段培养生产青霉素酰化酶

    徐志南;陈新爱;岑沛霖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69-1172. 
    摘要 ( 685 )   PDF (178KB)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动溶液中维生素C单晶生长动力学
    陈慧萍, 陈丽萍, 陈勇, 邵曼君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73-1175. 
    摘要 ( 789 )   PDF (120KB)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剂对维生素C单晶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陈慧萍, 陈丽萍, 陈勇, 邵曼君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76-1178. 
    摘要 ( 669 )   PDF (130KB)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和环境工程

    基于Aspen Plus建立喷流床煤气化炉模型

    张斌;李政;江宁;麻林巍;郑洪韬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79-1182. 
    摘要 ( 894 )   PDF (159KB) ( 8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FB锅炉内成灰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
    杨海瑞, 肖显斌, 吕俊复, 岳光溪, QIAN Min, JAUD Phillipe
    化工学报. 2003, 54(8):  1183-1187. 
    摘要 ( 520 )   PDF (205KB)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he material balance in CFB furnace is important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iler.The bed inventory consists of coal ash and desulfurizing agent.In order to design properly the boiler and auxiliary,the engineers need to know the ash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to get ash formation data of a coal is to burn it in the real industrial CFB boiler. Due to the high cost and difficulties in sampling in such a test,people have to present other simple method on ash formation.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s proposing a simple laboratory test procedure to study ash formation by static combustion and sieving.Validation of the method is given.
    材料科学与工程

    PVAm/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CO2/CH4的分离性能

    王志;董传明;吕强;王世昌
    CIESC Journal. 2003, 54(8):  1188-1191. 
    摘要 ( 590 )   PDF (164KB)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