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6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3-09-05
    目录
    目次
    CIESC Journal. 2013, 64(9):  0-0. 
    摘要 ( 471 )   PDF (1589KB)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力学
    氨水吸收CO2的吸收热预测模型
    齐国杰, 王淑娟, YU Hai, 刘今朝, 陈昌和
    化工学报. 2013, 64(9):  3079-308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1
    摘要 ( 1400 )   PDF (2602KB) ( 9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e-NRTL模型,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氨水吸收CO2的吸收热预测模型,验证了NH3-CO2-H2O体系的汽液平衡、液相组成形态并与前人的实验数据做了对比,进而结合负载CO2的氨水溶液中各离子及分子的变化特征,对CO2吸收过程的反应热随着CO2负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并与已发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吸收热模型能够准确地实现氨水吸收CO2过程中汽液平衡、液相反应以及吸收热的计算。氨水吸收CO2的反应热主要受H2O的电离、NH3的电离、NH2COO-的生成与水解、CO2的溶解等反应过程的影响,H2O的电离过程受NH3的电离过程的抑制,对于总吸收热的贡献最大, NH2COO-的反应则随着CO2负载量的增加先放热再吸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总吸收热有所降低,当温度为80℃时,在较低的CO2负载区间[0.2~0.5 mol CO2·(mol NH3)-1],总吸收热约为70.5 kJ·(mol CO2)-1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氢气泄漏过程的理论模型计算及CFD模拟
    柯道友, 毕景良, 李雪芳
    化工学报. 2013, 64(9):  3088-309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2
    摘要 ( 1403 )   PDF (1401KB) ( 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Fluent数值模型虽然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氢气泄漏后的扩散和运动规律,但是建模及计算时间较长。提出一种新型理论模型,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预测氢气泄漏的扩散和运动规律,适用于应急处理。为了探究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还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的CFD模型进行计算。对不同尺寸泄漏口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种射流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氢气泄漏时射流轮廓及摩尔分数分布,预测了基于可燃极限计算的储罐周围的安全区域。比较了氢气射流的理论模型和CFD模型计算结果,并且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吻合度很好。研究还发现Froude数较高的射流是动量控制的射流;而较低情况下有射流很强的浮升力效应,氢气的摩尔分数下降速率加快。
    高压大直径天然气-凝析液管流计算模型
    邓道明, 董勇, 涂多运, 张强, 宫敬, 李清平
    化工学报. 2013, 64(9):  3096-3101.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3
    摘要 ( 1384 )   PDF (489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人提出的平界面和曲界面模型大多是基于低压、小管径、水平或接近水平管道空气-水条件的实验数据得来的,如何选择长距离、高压、大直径、起伏地形天然气-凝析液管道水力计算模型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针对高压、大直径、起伏地形条件下的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管线,运用相态与物性、水力、热力耦合的计算方法对分离流的气-液平界面和曲界面机理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比较研究。将平界面和曲界面模型下的几何关系和摩阻系数计算相关式运用于实际的高压天然气-凝析液长距离地形起伏管道中,对比水力热力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认为平界面模型较曲界面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高压、大直径天然气-凝析液两相流管线的压降和积液量。
    短纤维增强熔体三维充模模拟及制品性能预测
    文艳, 欧阳洁, 周文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02-310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4
    摘要 ( 1096 )   PDF (1362KB) ( 6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气-液-固三相模型,给出了适用于三维流场的纤维质心虚拟速度、纤维平动与取向、动量交换源项的求解公式,建立了描述短纤维增强聚合物熔体充模过程的三维模型。采用同位网格有限体积法和Level Set界面追踪技术,实现了充模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并且,根据模拟计算出的平均取向角,提出了三维取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计算的一种简化模型。数值结果表明:三维模拟技术可有效反映注塑成型充模的流动过程和喷泉效应;纤维取向分析可量化显示纤维在型腔中的表层-芯层结构取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初始非饱和多孔物料对冷冻干燥过程的影响
    于凯, 王维, 潘艳秋, 王威, 陈国华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10-311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5
    摘要 ( 906 )   PDF (1246KB)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初始非饱和多孔物料冷冻干燥”的思想,从实验上验证具有一定初始孔隙的非饱和多孔物料对液体物料冷冻干燥过程的强化作用。设计、加工和组装了一套实验室规模的多功能冷冻干燥装置。采用“液氮制作冰激凌法”,将以甘露醇为主要溶质的液体物料制备成具有不同初始孔隙的冷冻物料。对于相同质量和相同湿含量的非饱和冷冻物料,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实验,并与常规冷冻干燥相比较。结果表明,初始非饱和物料对冷冻干燥过程确实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非饱和冷冻物料(初始饱和度0.28)的干燥时间比常规冷冻物料(初始饱和度1.00)能够节省36.4%。初始饱和度越小,干燥时间越短,干燥产品的含水率越低。
    四传感器光纤探针测量气泡速度矢量模型
    田道贵, 阎昌琪, 孙立成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17-3122.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6
    摘要 ( 1367 )   PDF (1711KB) ( 6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纤传感器作为纤维光学领域中的新技术,在两相流动局部参数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假设气泡对称面垂直于气泡运动方向的基础上,对四传感器探针测量局部瞬时气泡速度的数学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给出了新的计算气泡速度矢量的方法和模型,并运用自制的四传感器光纤探针,对气液两相流动中的气泡运动速度和方向进行了测量。实验中通过探针方法测得气相流速相对于流量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为9%,表明新的探针测量方法精度较高,能够用于两相流中气泡速度矢量测量。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流动条件下,局部空泡份额及界面面积浓度(IAC)沿通道径向呈“壁峰型”或“核峰型”的分布规律。
    新型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及流动特性
    杜文静, 王红福, 曹兴, 程林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23-312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7
    摘要 ( 1116 )   PDF (1685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四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心区域漏流明显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建立了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三维物理模型,应用Ansys CFX软件对其壳程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旋角(10°、20°、30°、40°)和不同工况下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性能,并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作对比。结果表明,六分扇形螺旋折流板可以显著减少三角区漏流现象的发生,壳程流体旋流特性较好。随着螺旋角的增大,壳侧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综合换热性能逐步提高。
    逆向气流对规整填料表面液膜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李相鹏, 郑水华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30-3138.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8
    摘要 ( 1599 )   PDF (4007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气相流量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逆流流动情况下流场结构及界面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分离涡模拟(DES)方法与VOF模型相结合的CFD分析模型,VOF控制方程离散采用显示差分格式,体积分数离散采用界面重构方法。计算域整体采用结构化曲线网格(贴体网格)划分,并对局部进行了细化。结果表明,气相F因子较小时(F≤1.354 Pa0.5),液膜自由表面及其纵向速度分量(vy)均呈周期性规律分布,波动幅度基本一致,而vy均为负值。F=3.386 Pa0.5时,液膜自由表面波动出现紊乱,幅值差异明显增大,而界面液膜vy值仍基本呈周期性规律分布,在液相波峰下沿出现vy >0的情况。F=5.418 Pa0.5时,出现液相返混,气相和液相内均出现大小不等的回流区并随液相返混过程发展演化,同时局部液膜出现整体向上流动特征。F≥6.772 Pa0.5后,填料下部出现干板区,底部出口不再有液相流出。随气相F因子增大,持液量和有效界面传质面积均先增后减。
    分形多孔介质中气体的非稳态扩散
    马亮, 何榕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39-3144.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09
    摘要 ( 1597 )   PDF (1025KB) ( 6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引入平均修正系数修正Fick第二扩散定律得到了描述分形多孔介质气体非稳态扩散的理论方程。基于“塞状流”扩散实验法建立了分形多孔介质非稳态扩散实验系统,对3个孔隙结构不同的分形多孔介质样品进行了非稳态扩散实验,通过实验对理论方程进行验证和修正。结果表明,Fick第二扩散定律不适用于分形多孔介质中气体非稳态扩散,分形多孔介质中气体非稳态扩散存在一定规律,且多孔介质孔隙结构不同其扩散规律不同。
    除湿方法对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性能的影响
    闫俊海, 张小松, 陈瑶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45-3152.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0
    摘要 ( 932 )   PDF (1362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不同的除湿方法,提出了两种新型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一种是改进型溶液除湿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改进的系统增加了水预冷子系统,并利用自身的冷却水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其不仅解决了传统过冷水法中的冰堵问题,也实现了低含湿量空气的梯级利用。另一种是基于冷冻除湿的蒸发式过冷水制冰系统,它包括蒸发式过冷水制冰与湿空气冷凝水过冷制冰两个子系统,其也克服了传统过冷水法中易冰堵的缺陷,与改进型溶液除湿蒸发式过冷水系统相比该系统更简单。根据系统性能计算,在一定工况下与传统过冷水法相比,改进型溶液除湿蒸发式过冷水系统的制冰性能系数可提高33.8%以上,基于冷冻除湿的蒸发式过冷水系统的制冰性能系数则与之基本相同。
    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导叶位置对气相流动的影响
    黄峰, 张玉春, 王振波, 孙治谦, 金有海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53-316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1
    摘要 ( 1039 )   PDF (2335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对不同导叶位置下的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气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且用组分输运方程研究了气体在旋流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导叶位置对反应器内气相停留时间分布、气相流场以及排气管入口短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导叶位置的旋流反应器排剂口处气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相似,而混合反应区内气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仅在时间轴上发生微小偏移;叶片离反应器入口越远,混合反应区内切向速度越小,而排气管下方分离反应区内外旋流切向速度显著增大及准自由涡范围减小;叶片与排气管入口距离减小可以降低附近短路流率,减小催化剂的“跑损”,但也增大了排气管内气流旋转强度,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增大。
    飞灰颗粒与平板表面撞击过程的实验研究
    韩健, 东明, 李素芬, 谢俊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61-316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2
    摘要 ( 777 )   PDF (677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煤粉锅炉积灰过程为研究背景,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对飞灰颗粒与平板表面撞击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飞灰颗粒入射法向速度对颗粒法向反弹速度的影响,以及飞灰颗粒粒径对临界捕集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灰颗粒粒径相同时,法向恢复系数随入射法向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平缓最后减小,在增大区域具有相当陡的斜率,反映了不同形式的力在不同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颗粒入射法向速度相同时,法向恢复系数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临界捕集速度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振动往复螺旋清洗机构及其防垢性能
    彭德其, 史冰乐, 俞天兰, 俞天翔, 刘阳平, 叶磊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68-3174.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3
    摘要 ( 1016 )   PDF (1082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换热管内振动螺旋线清洗技术所存在的防除垢不均匀问题,提出振动往复螺旋清洗机构。利用流体动力周期性改变管口局部流动阻力方式造成管内流速波动,从而引起换热管内振动螺旋对污垢的轴向往复刮擦,达到均匀清除管内壁污垢的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得到挡板机构的流量特性曲线,并理论分析推导得到该机构作用下管内流速的计算公式,以及使振动螺旋线产生不小于一个螺距的轴向往复行程时所对应的挡板开度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证明了振动往复螺旋的防除垢性能要比单纯的振动螺旋好,相同试验条件下其传热系数比光管和振动螺旋分别提高60%和20%,并延缓结垢速率;而无垢时两者的强化传热效果相当。
    微通道内伴有化学吸收气液两相流的空隙率与压力降
    李春芳, 朱春英, 付涛涛, 高习群, 马友光, 刘东志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75-3181.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4
    摘要 ( 1176 )   PDF (982KB)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空隙率与压力降对微反应器的热质传递性能有显著影响,是微反应器的重要设计参数。采用高速摄像仪和压力测量系统分别对矩形微通道内单乙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过程的空隙率和压力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弹状流下气液两相流量与化学反应速率对空隙率及压力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相流量一定时,微通道内空隙率和压力降均随着气相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空隙率随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压力降随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气相流量一定时,随着液相流量和化学反应速率的上升,微通道内空隙率下降,而压力降上升。提出了微通道内伴有化学吸收的空隙率和压力降的半理论预测模型,模型平均误差分别为15.79%和11.12%,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喷孔分布优化
    程治良, 全学军, 代黎, 晏云鹏, 赵清华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82-3188.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5
    摘要 ( 1137 )   PDF (2465KB) ( 7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的传质性能,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喷孔分布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同层相邻喷孔液相射流边界层相交于中心排气管表面的临界孔间距lc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考察了喷孔排列方式和喷孔间距对WSA脱氨传质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传质性能上,WSA的射流喷孔按正方形排列优于三角形排列;喷孔间距对脱氨传质效率有明显影响,存在一个较优取值,其值约等于1.28lc;从上往下到中心排气管出口处计算,侧壁开孔区长度应该占中心排气管长度的78%。研究结果为设计具有良好传质性能的WSA提供了依据。
    重力对垂直相分离冷凝管内流型调控的影响
    孙东亮, 徐进良, 陈奇成, 曹桢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89-319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6
    摘要 ( 1114 )   PDF (2555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重力的降低,冷凝换热性能急剧恶化,特别在微重力条件下,流型与传热极不协同,所需的冷凝长度要比地面常规重力情况大一个数量级。基于非能动相分离概念的适用于不同重力条件的新型相分离冷凝管,促进了流型与传热的协同,极大强化了冷凝换热。在地面常规重力、小重力和微重力情况下,数值研究了新型冷凝管内垂直上升的空气-水两相流型的调控过程。通过研究得出:在三种不同重力条件下,均呈现“气在壁面,液在中心”的全新分布模式,特别是在微重力情况下,环隙区域内完全被气体占据,液体完全在核心区域内流动;重力越小,调控后液膜厚度减小幅度越大,特别在微重力条件下,减薄到1/32;重力越小,调控后薄液膜主导的冷凝换热量提高幅度越大,特别在微重力条件下,调控后提高到57.4倍,极大地强化了冷凝换热。总体来说,重力越小,流型调控过程越有利于强化冷凝换热。
    涡发生器与螺旋片强化不同曲率的壳侧传热
    张丽, 谢彩朋, 李雅侠, 吴剑华
    化工学报. 2013, 64(9):  3198-320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7
    摘要 ( 1299 )   PDF (1301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考察涡发生器与螺旋片对不同曲率的套管式换热器壳侧的传热强化效果,在不同中径的壳侧安装了相同密度的螺旋片和三角翼型涡发生器。以空气为介质,在Re=680~16000范围内,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壳侧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考察了不同曲率下复合强化的壳侧的综合性能,分析了传热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曲率越大,壳侧传热系数越高,摩擦因数越大。对曲率分别为0.131、0.321和0.440的3种换热器壳侧,涡发生器将其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31.52%、20.83%和18.33%。小曲率和复合强化的壳侧综合性能更好。涡发生器改变了换热器壳侧的流场结构,提高了速度场和温度场之间的协同性,从而提高了换热器壳侧的传热效果。
    临界条件(0℃)下溶液蒸发冷冻过程中的传质规律
    高蓬辉, 衡文佳, 周兴业, 倪丹, 周国庆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06-3212.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8
    摘要 ( 963 )   PDF (4080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相际间力学特性的分析,结合湍流的流动特征,考虑了冰体存在孔隙和毛细作用,给出了临界条件(0℃)湿度差驱动下溶液蒸发冷冻过程中的质扩散分析模型,并对溶液在不同状态下(液态、液固共存和固态)气流界面间的质扩散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其表面质扩散系数逐渐减小,即表面质扩散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对于溶液自身蒸发冻结过程而言,为了强化溶液表面的质传递和冻结,应控制冻结过程中溶液表面的结冰状况。这一研究结果为蒸发冷冻传质的研究以及强化蒸发冻结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
    王为术, 赵鹏飞, 陈刚, 毕勤成, 顾红芳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13-321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19
    摘要 ( 1607 )   PDF (850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系统水动力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复杂串并联回路系统的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基于POWERSTATION4.0平台研制了水动力计算程序。按出口工质温度相等的原则计算节流补偿压降;以给定热负荷和节流方式进行流量分配和压降特性校核计算,用Chebyshev多项式拟合法拟合水动力特性曲线方程。并数值研究了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U形叉管有利于垂直水冷壁节流调节,低负荷率下炉膛回路具有较强的正流量特性,而在超临界负荷具有弱的负流量特性。上炉膛回路在不同负荷率下均具有负流量特性。水冷壁水动力特性曲线呈单值性。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垂直水冷壁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
    金属硫酸盐与氧化物助剂对SCR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牟洋, 杨娟, 余剑, 郭凤, 刘云义, 许光文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20-322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0
    摘要 ( 1456 )   PDF (2233KB) ( 5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为助剂,低钒含量的V-Mx(SO4)y-W/Ti及V-MxOy-W/Ti催化剂,对负载相同金属离子硫酸盐及氧化物的催化剂性质进行了对比考察。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负载某金属硫酸盐比相应氧化物助剂的催化剂活性好。负载钴离子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进而对负载钴离子的催化剂进行了抗硫抗水性能测试,并借助XRD、NH3-TPD、H2-TPR、TG、BET对负载不同金属硫酸盐及氧化物助剂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揭示了活性好的催化剂(如负载CoSO4的催化剂)通常具有较多的表面酸及较好的低温还原能力。
    醇类在Pt-TiO2纳米管上的光催化制氢
    涂盛辉, 巫辉, 梁海营, 万金保, 杜军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28-3234.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1
    摘要 ( 1409 )   PDF (1337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法和光沉积法制备了铂(Pt)负载量为0.5%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TNT),并利用甲醇等醇类制氢。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管状形貌;甲醇(CH3OH)和水在同等数量级上共同吸附在催化剂表面9 h后制氢效率最高,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表明甲醇裂解制氢过程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因氢键束缚产生的过渡产物无法脱附直至形成CO2;醇类碳链长度、支链数目、羟基数目以及苯环基团等都对醇类制氢有着不同的影响,制氢过程中醇分子与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强弱和醇分子被羟基植入的难易程度是制氢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溴与汞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高正阳, 周黎明, 于航, 殷立宝, 陈传敏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35-324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2
    摘要 ( 1047 )   PDF (942KB) ( 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离工程
    柱状旋流分离器零轴速面分布特性模拟分析
    陈建磊, 何利民, 罗小明, 王鑫, 王立满, 杨东海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41-324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3
    摘要 ( 2179 )   PDF (1316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对柱状旋流分离器气相流场中的零轴速包络面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考察了旋流不稳定性、流速以及结构参数变化对其分布的影响。指出由于分离器旋转流动不稳定性的固有存在,零轴速边界在整个分离空间会呈非轴对称的扭曲状态;在研究速度范围内,流场处于自模化区,分离器运动相似,入口速度变化对零轴速边界的分布影响不大;升气管直径与入口面积对升气管入口区域的零轴速边界分布影响较大,随升气管直径的减小和入口面积的增大,零轴速边界逐渐收缩。远离升气管入口区域,升气管直径与入口面积的影响减弱,零轴速边界宽度逐渐增大,并趋于一致;使流场趋于稳定的升气管直径与入口面积,截面零轴速边界会保持较好的圆度。
    含油废水吸附饱和活性炭纤维的电化学再生
    傅宝林, 郭建维, 钟选斌, 彭进平, 崔英德, 杨宇程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50-325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4
    摘要 ( 1211 )   PDF (1381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对有机物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ACF)进行电化学再生研究,以含油废水为模拟有机物,通过测量再生前后ACF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再生时间、pH值、电解质的电化学再生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电化学再生过程对ACF结构的影响以及ACF电化学再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pH值为4,15 g·L-1 NaCl的溶液中再生120 min,再生率可达到90%,5次电化学再生循环后,ACF保持较高的吸附容量。再生后ACF的表面没有明显损伤,比表面积也没有明显减小,微孔孔径分布于0.5~1.0 nm。由紫外光谱分析可知,ACF的电化学再生机理主要包括电脱附及电化学氧化过程。
    头孢菌素C过滤过程中总过滤时间的优化与控制
    王龙耀, 王岚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56-3261.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5
    摘要 ( 1150 )   PDF (1091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头孢菌素C(CPC)发酵液在工业生产中难过滤的问题,在收率衡算模型基础上,结合浓差极化机理引入时间参数,针对连续洗滤过程(CFD)建立考虑时间的膜分离过程估算式,并以最短膜处理时间tmin为目标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膜处理过程中,CPC收率从85%增长到95%所用时间占总处理时间的30%~40%;而前浓缩比a值在0.5~0.8范围内时,总膜过滤时间差别不大。在一个相对较宽的可操作范围内,适当调整前浓缩比或/和调整目标收率,可以对生产过程的时效性及CPC收率、滤液/保留液体积等生产指标进行优化与控制。
    过程系统工程
    基于分阶段的LSSVM发酵过程建模
    杨小梅, 刘文琦, 杨俊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62-326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6
    摘要 ( 931 )   PDF (2350KB) ( 6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酵过程建模是研究微生物发酵的重要课题,基于模型可实现被测参量的软测量、系统的优化控制。鉴于引入混合核函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过程建模中具有优良表现,采用基于混合核函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但由于发酵过程周期较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全局模型预测精度难以保证,算法复杂度很高,因此提出一种分阶段建模方法。首先,选择表征阶段特性的辅助变量,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聚类,将发酵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然后为各个阶段分别建立最优混合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局部模型,最后将局部模型合成构成过程的完整模型。将此方法应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和重组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于有偏估计提高测量可靠性的探讨
    岳元龙, 左信, 罗雄麟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70-327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7
    摘要 ( 922 )   PDF (994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靠性是评价化工过程测量数据优劣的重要指标。理论与实践中普遍采用的观测数据平均值或加权平均作为待测参数测量值方法的本质是最小二乘无偏估计,而无偏测量数据可靠性与方差一一对应,根据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可知无偏测量方差有下界,所以无偏测量数据不一定具有高可靠性。提出采用有偏估计改善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首先分析未知参数测量与参数估计过程之间的等价性;其次给出同时采用方差和偏差定量表示有偏测量数据可靠性的方法;最后研究偏参数对有偏测量数据可靠性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法求解了偏参数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偏参数合理取值范围内有偏测量的可靠性总是优于无偏测量的可靠性。
    甲苯氯化连串反应的RD和SRC过程分析与比较
    丁良辉, 汤吉海, 崔咪芬, 陈献, 薄翠梅, 乔旭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77-3284.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8
    摘要 ( 949 )   PDF (1757KB) ( 4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侧反应器与精馏塔集成(SRC)是塔内耦合反应精馏(RD)的新拓展,同时适用于反应与精馏处于相同工况和不同工况两种情形。以甲苯氯化连串反应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RD和SRC过程的数学模型,在相同总塔板数和塔釜上升蒸气量条件下,计算了相同工况下(反应与精馏压力均为101.3 kPa),RD与SRC过程的气/液流率、温度、组成分布,发现两者性能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以产品氯化苄的生产成本为目标函数、标志系统产能的氯气进料流率和分配比例为优化变量,对甲苯氯化连串反应的相同工况RD与SRC过程、不同工况SRC过程(反应压力为101.3 kPa、精馏压力为10 kPa)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同压力工况下,优化得到的RD与SRC的装置产能与产品质量一致;但在不同压力工况下,SRC的产能明显提升、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反映出不同工况SRC明显的优势。
    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换热网络全局最优化
    方大俊, 崔国民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85-329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29
    摘要 ( 1179 )   PDF (1708KB)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表面与界面工程
    端面微尺度效应和热黏效应对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
    许静, 彭旭东, 白少先, 李纪云, 王玉明
    化工学报. 2013, 64(9):  3291-330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0
    摘要 ( 989 )   PDF (2519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干气密封环端面微尺度效应及气膜的热黏效应,基于气体多变过程理论和气体润滑理论,对可压缩流体条件下的扩展平均雷诺方程进行修正,并应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通过改变密封的操作参数,分析研究了端面微尺度效应和热黏效应对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气密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压力的升高使气体滑移流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耦合效应减弱,对泄漏率有固定的影响。若量纲1膜厚Hs<3.5,应考虑表面粗糙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当逆Knudsen数B≥21或Knudsen数Kn≤0.0476时,可忽略气体滑移流效应的影响;热黏效应和表面粗糙度能提高密封动压效应,降低泄漏率,而气体滑移流效应却使泄漏率增大,端面承载能力降低;在低速高压下,表面粗糙度比滑移流效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大;当外压po≥2.02 MPa时,热黏效应在对密封性能影响中占主导地位。
    基于“lock-in”效应的阳离子三联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能
    穆瑞花, 吴文辉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01-330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1
    摘要 ( 1223 )   PDF (1097KB) ( 3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2-羟基-二亚甲基醚)-α,ω,γ-三(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6-4(OH)-16-4(OH)-16)在水杨酸钠(NaSal)及氯化钠(NaCl)作用下形成的蠕虫状胶束为研究对象,向该体系中增溶苯乙烯(St)引发聚合,探讨了聚合前后胶束溶液的流变性能。通过表观黏度法研究了16-4(OH)-16-4(OH)-16/NaSal/NaCl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NaSal两种体系聚合后溶液的耐温(T)及耐剪切性,并利用流变测试对16-4(OH)-16-4(OH)-16/NaSal/NaCl体系增溶St聚合前后溶液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TAB/NaSal胶束体系中St最佳增溶量为0.05 g,T=100℃或剪切90 min,聚合后溶液表观黏度(ηa)分别为66.9、15.5 mPa·s;而16-4(OH)-16-4(OH)-16/NaSal/NaCl胶束中St 最佳增溶量为0.10 g,T=100℃且连续剪切90 min后,聚合后溶液的ηa 始终维持在99.1 mPa·s,该体系聚合后稳态模量(G0)高于未增溶St体系,由此说明蠕虫状胶束内St聚合物链可以产生对其微结构的“lock-in”效应。
    波纹状基底上含不溶性活性剂液滴的铺展过程
    李春曦, 裴建军, 叶学民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08-331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2
    摘要 ( 954 )   PDF (3441KB)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波纹状基底上含不溶性活性剂液滴的铺展过程,采用润滑理论建立了液膜厚度和浓度演化模型,通过PDECOL程序数值求解了演化方程组,得到了液滴的铺展特性及基底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液滴铺展进入中后期,Marangoni效应减弱,此时基底的作用范围相应增大,基底对液滴铺展过程的影响逐渐显著。与平整基底相比,波纹状基底上的最小液膜厚度明显降低,而铺展前沿处的子波数显著增多,子波波峰高度呈单驼峰形的模态变化;而且,增加波纹状基底的高度或减小波数具有加剧液滴铺展不稳定性的作用。
    阳树脂合成柠檬酸钙的电化学自动分析系统
    刘康, 李永生, 王月姣, 杜鑫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17-3323.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3
    摘要 ( 1149 )   PDF (2143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流动注射流通式Na/Ca微电极串联动态电化学自动检测系统,给出了一种阳树脂在线离子交换连续合成高纯度柠檬酸钙的新方法,并实现了对阳树脂柱的运行状态及流出液中柠檬酸钙含量的同时自动在线监测。通过对此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选,得到的结果是:检测系统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由80 mmol·L-1 tris、175 mmol·L-1 H3BO3、1 mmol·L-1 KCl和0.025 mmol·L-1 CaCl2的混合液(pH 8.0)构成,样品注入体积为150 μl,总流量为2.26 ml·min-1,混合盘管长度为120 cm(I.D.0.5 mm);检测系统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0~1000 mmol·L-1 Na+,0.2~50 mmol·L-1 Ca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 0.68%;其检测下限分别为1.12 mmol·L-1 Na+,0.093 mmol·L-1 Ca2+
    表面活性剂对水基纳米流体固液相变特性的影响
    李兴, 陈颖, 莫松平, 贾莉斯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24-333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4
    摘要 ( 1278 )   PDF (805KB) ( 5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
    定点突变提高细胞色素P450 BM-3吲哚羟基化能力
    张彭湃, 胡升, 黄俊, 梅乐和, 雷引林, 金志华, 姚善泾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31-333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5
    摘要 ( 1053 )   PDF (1072KB) ( 6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细胞色素P450 BM-3(A74G/F87V/L188Q)对吲哚的羟基化能力,根据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突变酶E435T为基础,在168位点引入D168L突变,获得了吲哚羟基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突变酶D168L/E435T。突变酶对吲哚的Km为1.72 mmol·L-1(父本2.09 mmol·L-1),转化数(kcat)为28.15 min-1(父本4.04 min-1),表明D168L定点突变可以略微提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但主要的效应是促进了底物的转化速率,这两个效应的综合表现是使酶的催化效率(kcat Km-1)比父本酶提高了8.48倍。此外,产物中副产物靛玉红的比例也降低为1.2%(父本7.3%),这说明该突变酶催化吲哚的区域选择性上也更有利于靛蓝的生成。
    能源和环境工程
    生物质和煤基活性炭制备过程的活化特性比较
    李栋, 汪印, 杨娟, 姚常斌, 苏宏, 许光文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38-334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6
    摘要 ( 1298 )   PDF (1248KB) ( 7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以稻壳、木屑及褐煤为原料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活性炭,比较了所得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炭化料的反应活性,探明了造成不同原料活化特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活化过程中生物质原料的反应活性优于褐煤,炭化料的活化速率遵循脱灰稻壳>木材炭化料>稻壳炭化料>褐煤炭化料。通过对炭化料进行元素分析、气化反应活性分析、BET、SEM、XRD、FTIR、XPS等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表征,揭示了不同原料表现出不同活化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炭化和活化条件下,原料挥发分越高,灰分越低,炭化料有机含氧量越高,则水蒸气的活化速率越快,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制备出高性能的活性炭。
    胺法脱碳系统再生能耗
    李小飞, 王淑娟, 陈昌和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48-335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7
    摘要 ( 1574 )   PDF (472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胺法脱碳系统最大的缺陷是再生能耗高,流程参数优化是降低再生能耗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再生操作参数对再生能耗的影响,通过再生塔实验台对醇胺吸收剂在不同再生工艺参数下的再生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富液CO2担载量、富液进料温度、再沸器温度、再生压强及胺的种类因素对再生能耗及再生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显热、潜热的变化规律。应用Aspen Plus 基于速率模型对再生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富液CO2担载量和富液进料温度能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增大再沸器温度及再生压强反而增大再生能耗。一乙醇胺(MEA)再生能耗较高,混入甲基二乙醇胺(MDEA)能够显著降低能耗。提高富液CO2担载量和再沸器的温度可以加快CO2再生速率。
    V2O5-WO3-MoO3/TiO2催化剂在柴油机NH3-SCR系统中的性能
    高岩, 栾涛, 彭吉伟, XU Hongming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56-336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8
    摘要 ( 1013 )   PDF (1194KB) ( 2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柴油机运行工况特点及柴油机尾气成分特点,以工业纯锐钛型二氧化钛、偏钒酸铵、偏钨酸铵、钼酸铵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颗粒状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以Lister Petter TR1重型直喷式单缸柴油机为依托搭建试验台,研究了在真实柴油机尾气环境下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柴油机负载增大,催化剂脱硝活性呈现下降趋势。1800 r·min-1时,脱硝活性最大值87.1%在负载25%、反应温度380℃、空速20000 h-1、氨氮比1.0处取得。柴油机负载不同,导致催化剂活性温度窗口(脱硝活性>70%)发生较大变化,与负载25%相比,负载50%活性温度窗口减小约60℃。增大柴油机负载可以提高NH3/N2O反应起始温度,但是同时会导致高温区间(>400℃)N2O生成量增大。
    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的富集及其对A2/O系统的生物强化
    金羽, 李建政, 任南琪, 刘淑丽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67-3372.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39
    摘要 ( 972 )   PDF (766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脱氮效果,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和选择性培养基在(14±1)℃下驯化并富集耐冷氨氧化功能菌群,并采用软性填料进行固定,对(14±1)℃运行的A2/O系统好氧段进行生物强化。结果表明,连续运行5个周期后,SBR中的活性污泥逐渐演替为氨氧化功能菌群,在进水NH3-N为205~236 mg·L-1时,SBR的NH3-N去除率可达79.5%;将组合式纤维填料置于SBR中并继续运行5个周期,可将氨氧化功能菌群以生物膜的形式固定于填料表面。以固定化氨氧化功能菌群对A2/O系统进行生物强化,在投加量为3.24%(污泥干重)的条件下,A2/O系统的氨氮平均去除率由投加前的65%提高到78%,COD和总氮去除率也有明显提高。在生物强化后的持续运行中,A2/O系统的氨氮去除效能有缓慢下降趋势,其长期强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海藻酸钠包覆型Fe-Cu双金属PRB填料的除Cr(Ⅵ)特性
    朱文会, 王兴润, 董良飞, 王琪, 何洁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73-338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0
    摘要 ( 967 )   PDF (1896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Fe0与Cr(Ⅵ)发生表层反应使Fe0-渗透反应墙(PRB)利用率很低。针对Fe0利用率低问题,研究了海藻酸钠(SA)包覆型铁粉填料(SAC)和SA包覆型Fe-Cu双金属填料(SAB)对受污染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AB效果最好。SAB中双金属的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SA自身对Cr(Ⅵ)的吸附容量很小。SAB2(镀铜1%)的FEI电镜扫描及XP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SA与2价金属阳离子Ca2+交联形成孔隙结构,不仅为双金属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吸附点位,还可使Cr(Ⅵ)进入到内部与双金属反应;Cu在Fe0与Cr(Ⅵ)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通过自身化合态变化传递Fe0失去的电子。在中性条件下,对SAB进行动力学拟合,符合准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且随着镀铜量的增加,SAB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随着初始Cr(Ⅵ)浓度的增大,SAB2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下降;随着双金属投加量的增大,SAB2反应速率常数k线性递增。相比SAC和纯铁粉,SAB具有较大的去除能力和较高的反应速率,采用SAB治理Cr(Ⅵ)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铜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李兰松, 杨永珍, 贾虎生, 杨利擎, 曹秋芬, 刘旭光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81-338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1
    摘要 ( 1367 )   PDF (1946KB) ( 5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铜抗性细菌BX,经鉴定该菌为产碱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考察了细菌BX对环境的适应性,讨论了pH、初始Cu2+浓度等对其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性,并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对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该菌对Cu2+和NaCl的抗性浓度分别为7 mmol·L-1和7.5%,可生长于pH4.0~11.0、15~50℃的环境中;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5、温度30℃、起始Cu2+浓度100 mg·L-1,在该条件下,Cu2+吸附率达85.84%,吸附量为128.74 mg·g-1;其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采用曝气挂膜法将细菌固定于多孔陶瓷上,形成的菌膜对50 mg·L-1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2.53%。表明细菌BX对Cu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含Cu2+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臭氧预氧化对石化污水厂二级出水水质的作用
    高祯, 吴昌永, 周岳溪, 宋嘉美, 刘明国, 常丽君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90-339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2
    摘要 ( 1265 )   PDF (1530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的改善作用,采用分子量分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三维荧光扫描等手段对臭氧预氧化前后水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预处理前后的二级出水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对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二级出水平均COD为77.8 mg·L-1,臭氧投量为10 mg·L-1,接触时间为4 min的条件下,臭氧预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1.4%,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23.9%。臭氧预氧化能够去除水中含不饱和键以及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腐殖酸类等难降解有机物,改变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使水中分子量小于1×103的有机物比例从53%提高至67%。预氧化后废水经BAF处理,其COD去除量较二级出水直接经BAF处理提高了14.9%。
    含油污泥的废油置换脱水特性
    张珂, 朱建华, 周勇, 武本成
    化工学报. 2013, 64(9):  3396-3403.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3
    摘要 ( 1157 )   PDF (851KB) ( 4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辽河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车用废润滑油高温置换脱水的新方法。本文对置换脱水过程中,废油在含油污泥内部的渗透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油温、含油污泥样品尺寸及初始水含量等因素对脱水过程中含油污泥油、水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置换脱水过程中,吸入的车用废润滑油首先进入含油污泥试样表面,随后逐渐向内部渗透;含油污泥样品的油含量随时间延长经历减量期、增量期及基本恒定期三个阶段,其中增量期为吸油的主要阶段。油温及试样尺寸等因素对置换脱水过程中含油污泥样品的油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脱水含油污泥样品的最终油含量影响不大;含油污泥的最终油含量受其初始水含量的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对含油污泥试样进行预干燥处理,可有效减少其在废油置换脱水过程中的吸油量。
    AD-MFC中甲醇与硝酸盐的偶合过程与作用机制
    张吉强, 郑平, 张萌, 厉巍, 陈慧, 蔡琛, 谢作甫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04-3411.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4
    摘要 ( 1333 )   PDF (1853KB)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内接种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物,同时加入硝酸盐和甲醇,构建了阳极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AD-MFC),并以批式操作研究了AD-MFC的反硝化产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硝氮浓度为(100.22±0.62)mg·L-1,COD浓度为(500.40±1.67)mg·L-1的条件下,AD-MFC的最大容积NO3--N和COD去除速率分别达到0.31 kg N·m-3·d-1和1.06 kg COD·m-3·d-1,最大电压达到(602.80±5.42)mV,相应最大功率密度为(908.42±0.07)mW·m-3。AD-MFC的产电过程是甲醇氧化与硝酸盐还原的偶合过程,电压变化与反硝化作用密切相关,可用于指示反硝化进程。AD-MFC的电压曲线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三阶段特性,其原因是反硝化作用、甲醇降解作用和细胞水解发酵作用依次成为阳极液中的主导反应。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玻璃吹制成型熔体与模具传热耦合模拟
    黄明, 石宪章, 赵振峰, 刘春太, 申长雨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12-3420.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5
    摘要 ( 1067 )   PDF (1722KB) ( 5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玻璃吹制成型过程中熔体与模具接触时间短,热交换迅速、剧烈,同时玻璃的黏度对温度极其敏感,微小的温度波动将会引起黏度的剧烈改变,并最终决定制品的厚度分布,因此熔体与模具传热的耦合求解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本文在熔体与模具接触面上引入了界面单元来处理接触面热阻区的热传递问题,建立了熔体流动与模具温度场耦合模拟的控制方程,完成了算法编制,实现了熔体流动与模具温度场的耦合模拟。算例证明,与耦合传热算法相比迭代结果不足以满足吹制成型对温度场准确性的要求;通过模拟与实验对比,在连续生产条件下模具绝大部分的温度保持稳定,但与熔体接触的型腔壁的温度却有大幅的周期性变化;模拟的最终产品壁厚较准确地反映了产品的实际壁厚分布,准确度达到88%以上。
    TGDDM/1,4-二(4-氨基苯-1-氧)正丁烷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
    李景瑞, 刘嘉林, 张军营, 程珏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21-3427.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6
    摘要 ( 1104 )   PDF (908KB) ( 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1,4-二(4-氨基苯-1-氧)正丁烷(DDBE),并采用FTIR、1H NMR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确认。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DDBE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体系的活化能为58.5 kJ·mol-1;采用Málek法进行模型拟合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Šesták-Berggren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验的DSC曲线吻合,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方程。DSC测试TGDDM/DDBE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
    机械活化淀粉制备水凝胶及其尿素的控释性
    梁兴唐, 胡华宇, 张燕娟, 刘子杰, 黄祖强, 黄爱民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28-343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7
    摘要 ( 986 )   PDF (734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机械活化60 min的木薯淀粉、氢氧化钾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农用淀粉基离子/非离子型复合高吸水树脂(SCSA),采用FT-IR和SEM对样品的官能团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以SCSA在5.0 mol·L-1的尿素溶液中平衡溶胀后所得的水凝胶(SCH)为尿素在水溶液中的释放材料,考察合成工艺条件和释放环境对尿素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从SCH中的释放过程符合Fickian扩散机理;SCH的溶胀率越大,尿素的释放速率越慢;释放温度越高,尿素的释放越快。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3:3,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用量为1.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条件下制备的SCH对尿素的释放活化能为17.28 kJ·mol-1
    L-胱氨酸交联球形壳聚糖凝胶的制备与Cu2+吸附性能
    王思思, 英晓光, 张卫英, 李晓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37-3445.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8
    摘要 ( 1314 )   PDF (1305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L-胱氨酸(L-CYS)作为交联剂,利用滴液成球法制备交联球形壳聚糖凝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13C NMR、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CYS与壳聚糖发生了酰胺化及酯化反应,并且制得的凝胶内部存在着疏松的网络状大孔。交联剂L-CYS中的二硫键有助于二价铜离子的吸附。以L-CYS交联得到的球形壳聚糖凝胶对Cu2+的吸附量达到了72.96 mg·g-1,接近于未交联的球形壳聚糖凝胶的吸附量,而耐溶胀性优于未交联的壳聚糖凝胶。
    CaCl2对聚间二苯砜对苯二甲酰胺/DMF溶液特性的影响
    余优霞, 夏晓林, 陈晟辉, 汪晓峰, 王华平, 张玉梅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46-3453.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49
    摘要 ( 893 )   PDF (553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CaCl2对聚间二苯砜对苯二甲酰胺(mt-PSA)在DMF中分子构象和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变仪测定了mt-PSA/DMF/CaCl2浓溶液的流变行为,并通过乌氏黏度计和激光光散射研究其稀溶液的溶液黏度和高分子形态尺寸。结果表明:CaCl2的加入增大了大分子与溶剂在mt-PSA/DMF/CaCl2浓溶液和其稀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同时CaCl2使大分子链段得到舒展。但大分子的重均分子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CaCl2未使mt-PSA高分子链段发生聚集或者坍塌。
    高安全性三甲基硅功能化碳酸丙烯酯电解液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汪靖伦, 秦雪英, 赵欣悦, 张灵志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54-3459.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50
    摘要 ( 1374 )   PDF (1041KB) ( 5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三甲基硅取代碳酸丙烯酯化合物(TMSPC),并对其化学结构、热性能、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和燃烧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通过与商业电解液(1 mol·L-1 LiPF6/EC:DEC=1:1,体积比)互配组成电解液,30%(vol) TMSPC的添加能大大降低电解液的燃烧速率。同时,对LiFeO4/Li半电池进行测试,在0.2 C倍率条件下,30%(vol) TMSPC的添加也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未添加与添加TMSPC的LiFeO4/Li 在110个循环后的容量分别为106 mA·h·g-1和109 mA·h·g-1,相应的容量保持率为81%和87%。
    双分散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吸水微球方法及装置
    柳华杰, 步玉环, 王春雨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60-3466.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51
    摘要 ( 1243 )   PDF (1436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反相悬浮聚合存在热力学不稳定、分散剂难于清洗及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缺点,基于落球法测黏度原理,建立了先后采用机械搅拌分散和自然沉降分散的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微球的方法,并设计了制备装置。该方法依靠搅拌速度及水相与油相体积比确定球径,然后在不采用分散剂的条件下,利用自然动力使微球边沉降边反应,有效避免微球粘连结块;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连续生产,反应釜体高度需大于2 m以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釜体材质为非极性材料以防止微球吸附釜壁。聚丙烯酰胺微球制备实验表明,制备工艺易于操作,微球不存在粘连,分散介质可重复使用,且无污染,便于工业化生产。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网络的阻尼性能及相态
    徐磊, 单国荣
    化工学报. 2013, 64(9):  3467-3473.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9.052
    摘要 ( 968 )   PDF (2010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