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2年 第5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2-10-25
    研究快报
    SWELLING BEHAVIOR AND DEHYDRATION BEHAVIOR OF HYDROGEL FOR CONTACT LENS
    崔英德;黎新明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995-996. 
    摘要 ( 516 )   PDF (85KB) ( 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旋转椭圆截面螺旋管道内的二次流
    章本照; 印建安; 苏霄燕; 张金锁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997-100. 
    摘要 ( 595 )   PDF (247KB) ( 2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张量分析推导出旋转螺旋直角坐标下Dean问题的控制方程 ,以Dean数D为小参数采用摄动方法获得椭圆截面旋转螺旋管道内黏性流动的摄动解 ,结果表明该流动受 4个参数的影响 :D ,η,σ ,λ.并讨论了各个参数变化时截面二次流形态的复杂变化 .结果还表明一阶挠率项不影响圆截面旋转螺旋管道内的黏性流动.
    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混合段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Ⅰ)实验研究
    范怡平; 叶盛; 卢春喜; 时铭显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03-1008. 
    摘要 ( 643 )   PDF (234KB)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实际工业的操作条件 ,采用催化裂化催化剂及空气 ,在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混合段内射流相与颗粒相的速度场、浓度场进行了系统测试 .结果表明 ,由于旋涡场的诱导作用 ,喷嘴射流注入到提升管中以后将会产生二次流动 ,二次流先是发展扩大 ,随后又与主流逐渐汇合 .根据混合流场的分布特点 ,可以将这一极其复杂的流场由下到上分为上游影响区段、主射流影响区段、二次流影响区段、混合发展区段 4部分 ,各区段在径向上又可再分为 2或 3个区来表征有关参数的分布特点
    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混合段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Ⅱ)理论分析
    范怡平; 叶盛; 卢春喜; 时铭显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09-1014. 
    摘要 ( 515 )   PDF (224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提升管进料混合段这一复杂的混合流场建立了轴向颗粒返混模型 ,用以计算颗粒相返混比、轴向速度以及混合相密度等 ,从而将颗粒相的流动描述成单一参数控制的行为 .并根据多相流动的扩散模型和冷态实验的结果给出了射流相浓度在截面上分布规律的计算方法 ,指出该浓度分布主要与射流气速和预提升表观线速的速度比有关 ,而其他操作参数的影响都是次要的 .
    城市垃圾在回转窑内传输过程的模型和优化
    李水清; 池涌; 李润东; 李爱民; 严建华; 岑可法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15-1021. 
    摘要 ( 579 )   PDF (259KB) ( 2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物料在回转窑内传输过程是由其在表面层内滚落运动和固定层内回转运动组成的这一特征 ,从散体运动的机理出发继承和发展了回转窑单颗粒轨道模型 ,并首次采用统计平均分析和受力矢量分析研究了窑内颗粒的运动轨迹 ,从而得出了平均停留时间 (MRT)和体积流率 (MVF)的简化模型 ,结合试验采取修正系数εtεf 完善了模型对非均质物料 (如城市垃圾 )、内构件等工况的适用性 ,同时对本文模型和几种已有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最后提出了回转窑热解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的优化模型 .
    一种新型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何宁; 李寅; 陈坚; 伦世仪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22-1027. 
    摘要 ( 624 )   PDF (253KB)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 ,经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 (Nocardiasp .) .考察了该菌株的基本生长代谢特性 ,其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柱层析法从Nocardiasp .CCTCCM 2 0 10 0 5的发酵液中提取到一种新型生物絮凝剂REA - 11.分析表明 ,REA - 11是一种以半乳糖醛酸为主要结构单元的酸性蛋白聚糖
    利用体积排阻色谱法进行蛋白质折叠
    卢滇楠; 刘铮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28-1033. 
    摘要 ( 607 )   PDF (229KB) ( 5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溶菌酶为模拟体系对体积排阻色谱法进行蛋白质折叠过程实验研究 .圆二色性光谱法分析结果证实了复性溶菌酶与天然溶菌酶的二级结构一致性 ;复性溶菌酶与天然溶菌酶色谱保留体积的差异揭示出折叠过程中无活性蛋白质聚集体的存在及其向复性蛋白质转化的机制 ;不同初始浓度的复性实验证实了蛋白质聚集体的存在及其与变性蛋白质初始浓度的关系 ;采用短色谱柱的折叠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折叠是一个快速过程 ;不同尿素浓度下的折叠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尿素在SEC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稀释复性法的对比实验表明 :体积排阻色谱法具有稀释倍数小、复性产品活性收率高、复性蛋白质浓度高等优点 .
    乳酸对重组CHO细胞生长代谢及EPO表达的影响
    孙祥明; 张元兴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34-1039. 
    摘要 ( 892 )   PDF (244KB) ( 1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脉冲实验方法研究了乳酸和渗透压对重组CHO细胞生长代谢和EPO表达的影响 ,证明乳酸分子本身对重组CHO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产物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 .乳酸浓度从 0增加到 6 9mmol·L-1对应于渗透压从 30 0增加到 4 2 0mOsm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了 33% ,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比消耗速率均增加了 2 3% ,细胞对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得率系数分别下降了 4 5 %和 4 7% ,乳酸的比生成速率则保持恒定 ,表明在高渗透压下营养物的利用更倾向于能量代谢过程 ,好氧能量代谢过程所占的比例随着渗透压的增加而增加 ;另一方面 ,氨对谷氨酰胺的得率系数增加了 4 4 % ,丙氨酸对谷氨酰胺的得率系数下降了 2 4 % ,表明谷氨酰胺经谷氨酸脱氢酶途径的代谢流量随着渗透压的增加而增加 .EPO的比生成速率随着渗透压的增加而下降
    离心流化床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
    王海; 施明恒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40-1045. 
    摘要 ( 619 )   PDF (226KB)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典型的多孔湿物料在离心流化床中干燥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首次将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和物料与气流之间的外部传递过程相耦合 ,导出了离心流化床的理论模型和控制方程组 ,对于离心流化床中湿物料的干燥过程引进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增加气体表观流速、控制入口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加大床体转速均对干燥有不同的影响
    二氯乙烷裂解管式反应器二维模拟
    阳永荣; 曹彬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46-1050. 
    摘要 ( 858 )   PDF (192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二氯乙烷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热裂解的二维模型 ,模型考虑了二氯乙烷热解生成氯乙烯的主反应和生成焦前体的副反应以及气体密度变化对裂解反应的影响 .模拟计算表明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的浓度沿径向分布平坦 ;但是管内近壁面处由于存在边界层 ,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径向温差 ;近管壁处始终是裂解的高速率区 ,副反应也主要发生在管壁区 .表明确定最优的炉管管径时必须考虑提高裂解速率与降低结焦速率之间的平衡 .在距进口量纲 1管程 0 .3左右的管壁处裂解速率达到最高 ;副反应速率的最大点位于出口管壁处 .与工业数据比较后发现 ,炉管出口的转化率、选择性、出口压力和温度等数据与模型预测值一致 ,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新型催化剂上甲苯、丙烯、一氧化碳催化燃烧反应动力学
    应卫勇; 廖仕杰; 房鼎业; Kameyama Hideo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51-1055. 
    摘要 ( 618 )   PDF (183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苯、丙烯、一氧化碳为代表物研究了在金属壁与催化层一体化催化剂上的催化燃烧 ,假设吸附解离态的氧与吸附态的反应物反应建立了催化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 ,得到了甲苯、丙烯、一氧化碳混合物在空气中催化燃烧反应动力学方程 .
    双官能团酸调节剂下尼龙6固相聚合模型化
    谢建军; 刘朋生; 戴文利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56-1060. 
    摘要 ( 729 )   PDF (172KB) ( 2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有双官能团酸调节剂时尼龙 6固相聚合过程模型 ,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结果表明 :数均聚合度Xn 随固相聚合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大 ,符合缩聚机理
    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统计动力学模型与模拟
    黄岐善; 刘青; 翁志学; 黄志明; 潘祖仁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61-1065. 
    摘要 ( 583 )   PDF (192KB) ( 1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单烯与双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过程第 3种双键———悬挂双键的影响 ,在低双烯单体用量下简化为拟三元自由基共聚合 ,引入具有Arrhenius性质的交联影响因子 ,建立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经自由基本体和溶液共聚试验验证了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通过数值仿真讨论了平均交联密度随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比较了本体共聚和溶液共聚条件下平均交联密度的变化规律

    红豆杉细胞两液相耦合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与紫杉醇含量的关系

    葛志强; 李景川; 胡宗定; 元英进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66-1070. 
    摘要 ( 800 )   PDF (193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油酸作为有机相与改良B5液体培养基组成耦合培养体系 ,研究了在该体系中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凋亡与紫杉醇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紫杉醇的总含量随凋亡率呈抛物线规律变化 ;耦合培养法有效地促进了胞内紫杉醇向胞外释放 ,绝大部分储存于有机相中 ,从而降低了紫杉醇影响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推测是细胞凋亡促进了紫杉醇的大量合成
    质量传递过程中界面湍动现象的光学观察
    孙志发; 张泽廷; 王树楹; 余国琮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71-1074. 
    摘要 ( 643 )   PDF (207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光学纹影摄影方法观察了多组分蒸发、吸收和解吸过程中相界面处的对流现象 .自然蒸发过程所研究的物系为苯 /甲苯二元混合物和乙酸 /乙酸乙酯 /乙二醇三组分混合物 ,气液传质过程包括甲醇、异丁醇等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和二氧化碳从有机溶剂中解吸的过程 .结果发现 ,在多组分有机液体混合物蒸发和气液传质过程中存在规则有序滚桶形或多边形细胞状对流 .这说明有序对流运动的产生是相际传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结构特点取决于实验条件和体系的性质
    圆形浸没射流冲击驻点时射流速度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定伟; 马重芳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75-1080. 
    摘要 ( 633 )   PDF (226KB) ( 2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R113为工质系统地实验研究了圆形浸没射流冲击驻点时的传热情况 ,实验涉及单相对流传热、沸腾起始温度、核沸腾传热和临界热流密度等 .结果表明 :出口速度对沸腾起始温度和核沸腾传热没有影响 ;速度增加 ,单相对流传热和临界热流密度提高 ,而温度过头值减小 .当出口速度超过 10m·s-1后 ,高速射流冲击驻点的核沸腾曲线需要修正才能位于相应过冷度下池核沸腾曲线的延长线上 .
    研究简报
    新型曲线拟合法及在翅片管传热性能试验中的应用
    欧阳新萍; 刘宝兴; 吴国妹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81-1084. 
    摘要 ( 661 )   PDF (152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流化床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中试研究
    杨平; 王彬; 石炎福; 张初永; 陈奇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85-1088. 
    摘要 ( 728 )   PDF (168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解聚丙烯酰胺盐水溶液半经验流变方程
    杨菊萍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89-1091. 
    摘要 ( 884 )   PDF (112KB) ( 2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射喷嘴流量系数的计算方法
    周新建, 陈听宽
    化工学报. 2002, 53(10):  1092-1094. 
    摘要 ( 815 )   PDF (112KB) ( 9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聚高分子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彭昌军; 刘洪来; 胡英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95-1098. 
    摘要 ( 781 )   PDF (142KB)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孔TiO2纳米薄膜修饰的镍基光电极的制备和性能
    赵转清; 姚素薇; 张卫国; 周亦龙; 龚正烈
    CIESC Journal. 2002, 53(10):  1099-1102. 
    摘要 ( 729 )   PDF (167KB) ( 2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