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4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6-25
    化工学报
    磷矿石熔融还原(Ⅰ)——磷酸盐还原实验研究
    郭占成,王大光,许志宏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57-264. 
    摘要 ( 639 )   PDF (411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磷酸盐熔融还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固体石墨碳、Fe-P-C饱和熔体、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以及温度、渣碱度、搅拌条件等对磷酸盐还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从还原反应来看,磷矿石的熔融还原是可行的.
    磷矿石熔融还原(Ⅱ)——磷酸盐还原动力学
    郭占成,王大光,许志宏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65-271. 
    摘要 ( 632 )   PDF (348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固体石墨碳、Fe-P-C饱和熔体、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固体石墨碳还原碱度B(CaO/SiO_2)为1.1、Al_2O_3含量约8.3%的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k=1.1×10~3exp[-217360/(RT)];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度常数随渣碱度增大而增大.Fe-P-C饱和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常数约比固体碳大1个数量级.CO气体还原熔融磷渣中磷酸盐的反应速度取决于CO气体流量,还原反应接近热力学平衡.
    在多孔介质内气体扩散的分形表征
    张宝泉,李绍芬,廖晖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72-278. 
    摘要 ( 528 )   PDF (296KB)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多孔介质内孔抽象为分形曲线,并以该曲线的维数作为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谱维数d,藉此建立了气体在介质内的扩散通量计算式,并给出了测量分形结构码尺的计算方程和多孔介质谱维数的测定方法.由双组分气体在Ni/r- Al_2O_3催化剂上的扩散实验数据,计算出该催化剂的谱维数d=1.10.
    提升管三相流化床内流动特性研究
    任铮伟,颜湧捷,薛为岚,李建军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79-287. 
    摘要 ( 540 )   PDF (434KB)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以牛顿和非牛顿流体为液相的提升管三相流化床内研究了粒子循环条件、床层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速率等变化规律.考察了中心管和环隙气含率的差别及其对液相循环的影响,并引入广义雷诺数,得出计算气含率的关联式.
    溶液结晶第3亚稳区的测定及理论分析
    刘俊吉,史宇文,宋世谟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88-292. 
    摘要 ( 566 )   PDF (227KB)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溶液结晶第3亚稳区的概念,并对NaNO_3、KClO_3、K_2Cr_2O_7及H_3BO_3水溶液的第3亚稳区宽度进行测定,发现第3亚稳区宽度比第1及第2亚稳区要宽得多,是更为接近均相成核时的亚稳区.将描述均相成核的经典成核理论应用于第3亚稳区的计算,得到了用其它方法很难得到的固液界面张力σ、临界核半径r及临界核所含溶质分子数i.
    电解质活度系数与溶剂化数
    张锁江,韩世钧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93-297. 
    摘要 ( 507 )   PDF (232KB) ( 1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扩展的Debye-H(?)ckel方程来表示溶剂化离子的活度系数,并应用数学处理消去渗透系数(?),从而建立了一个只与溶剂化数h有关的单参数活度系数公式.经对48个体系的处理,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单参数活度系数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活度系数模型的分子模拟校验
    贾纯山,汪文川,卢焕章
    CIESC Journal. 1994, 45(3):  298-305. 
    摘要 ( 554 )   PDF (402KB) ( 1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作者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Lennard-Jones模型流体所获得的G~E数据,检验了Wilson、NRTL、UNIQUAC和Wang-Chao 4种活度系数模型.检验中选用了不同定义的局部组成和配位数表达式,将模型流体的分子参数代入上述各模型中,考察了分子尺寸、相互作用能、组成、温度、压力等变量的影响.通过对上述模型分子假设的微观分析,指出了它们理论基础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不均匀漏液对精馏塔板效率的影响
    黄洁,曾爱武,余国琮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06-312. 
    摘要 ( 619 )   PDF (336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塔板上液体二维不均匀流动和二维涡流扩散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不均匀漏液时计算塔板效率的数学模型,并比较了均匀漏液和工业实践中常遇到的2种不均匀漏液对塔板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均匀漏液对塔板效率及塔板操作气速的下限将产生更为不利的后果.
    流体物性对壳侧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
    杨小琼,王启杰,李维,罗来勤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13-320. 
    摘要 ( 517 )   PDF (385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空气-水和空气-柴油2种不互溶双组分两相混合物物系,实验研究了液相物性对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两相流流型及其转变和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液相物性对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变有显著影响,对于向泡状流转变的影响则不如在管内流动明显.研究还表明,液相物性特别是粘度和表面张力对截面含气率和两相摩擦压降有显著影响.
    采用分块物料分配图研究多原料非清晰精馏序列合成
    刘智勇,郭柱山,陈之川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21-326. 
    摘要 ( 484 )   PDF (307KB) ( 1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1种分块物料分配图以表达多原料非清晰精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1种多原料非清晰精馏序列的合成方法.合成过程中,用经验法决定分离顺序,各物流量及相关操作以分块物料分配图表示.通过对只带旁路和清晰分离塔的多原料非清晰精馏序列合成示例的处理,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具体应用.
    煤粉孔隙结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陈鸿,孙学信,韩才元,崔和平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27-333. 
    摘要 ( 535 )   PDF (352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无形孔模型,建立了控制煤粒燃烧过程的颗粒内部多相燃烧动力学方程、传热和传质方程、流动方程等,对单颗煤粒内部燃烧过程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孔隙率、比表面积、颗粒尺寸、颗粒温度等因素对煤焦反应性和燃烧机理的影响,并与Smith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流态化过渡状态描述
    刘得金,李洪钟,李连轩,张建国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34-341. 
    摘要 ( 571 )   PDF (415KB) ( 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模糊集合描述流化床的状态,从流化床空隙率脉动谱归纳出其不均匀度作为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流化床在任何状态下的不均匀度或聚式化度都可用0~l之间的1个数值表示.对液固流态化和气固流态化实验进行观测和描述说明,模糊数学方法能够反映流化床两相结构的存在、漂移和转化,也能体现密度、粘度、粒度和表面性质的因素对流态化状态的影响.
    乙烯氧乙酰化固定床反应器的模拟与催化剂分布优化
    赵振兴,李芮丽,陈甘棠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42-349. 
    摘要 ( 607 )   PDF (370KB)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拟均相一维和二维模型对乙烯氧乙酰化工业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进口气温即为热点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生产能力.当催化剂活性达到现活性的3倍时,传统的反应器将出现热失控(飞温).采用分段填装高活性催化剂的优化分布,可以大大降低反应器的热敏感性,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例如,用两段填装催化剂平均活性(?)=2的反应器代替一段填装催化剂的反应器时,热点温度降低了13.9℃,乙烯转化率和乙烯转化为醋酸乙烯的选择性分别提高了1.46%和1.41%.
    丙烷-乙醇-水体系相平衡研究
    冯耀声,李茂康,侯虞钧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50-356. 
    摘要 ( 538 )   PDF (311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改进的DDLC-MH(81)状态方程,用于丙烷-乙醇-水体系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计算,其模型参数与温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用汽相循环法测定了该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二元及三元VLE数据,结果与模型的推算值取得良好的一致.并用模型预测了超临界丙烷条件下的三元相平衡数据.结果表明,在液相乙醇浓度高于0.2的情况下,超临界丙烷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更高的乙醇溶解度和选择性.
    颗粒的湍流扩散
    王长安,姜培正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57-360. 
    摘要 ( 575 )   PDF (193KB) ( 3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1引言 在淤浆输送、流态化、分离、搅拌等化工过程中,经常涉及颗粒在湍流中的扩散,对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颗粒的湍流扩散系数,然后用类似Fi。k定律的梯度扩散定律处理。因此,如何确定颗粒的湍流扩散系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有关颗粒湍流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主要适用于小颗粒,如常用的Hinze-Tchen公式
    研磨破乳率的条件转换及其经验计算式
    褚莹,刘沛妍,吴子生,严忠,宋友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61-365. 
    摘要 ( 603 )   PDF (202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液膜分离技术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破乳,它决定着液膜分离的效率与效果。黎念之采用绝缘电极交流电破乳’‘’,Bailes”‘、严忠等’‘’从改变电源和电极类型等方面开展研究,使电破乳技术成为目前液膜分离过程最有效的破乳方法。但实践证明,含水量较高的W们型乳状液液膜体系,常因加不上电压而使破乳难以进行。而且电破乳时,常常在油水界面形成含水量很高的絮状物(通称sPonge),其中含有大量被提取物,直接影响了液膜的分离效率。为此,作者开发了研磨破乳技术
    反渗透过程溶质脱除率方程
    姬朝青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66-370. 
    摘要 ( 577 )   PDF (223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溶解扩散理论、摩擦模型和表面力-孔流模型假设稳态时膜中溶质通量恒定“-”。本文分 析了该假设存在的理论依据,并基于膜的吸附-扩散模型’‘’建立了反渗透过程溶质脱除率方 程。
    在气升内环流反应器中云芝悬浮培养发酵液的流变行为
    周少奇,冯朴荪,唐立民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71-374. 
    摘要 ( 476 )   PDF (195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云芝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探索运用生物反应器对其菌丝体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对开拓云芝资源意义重大。液体悬浮培养时,其发酵液的流变特性不仅决定反应器里多相非牛顿体系的流体动力学,还关系到细胞的生长、形态及代谢过程,这种相互影响与制约将关系到生物反应器的选型、结构设计、放大规律和操作优化
    利用BH微扰理论计算实际气体的pVT及熵
    赵小明,赵冠春,宋小明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75-379. 
    摘要 ( 488 )   PDF (197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微扰理论将一个具有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位能E。(r”,/)的实际系统看作是位能为Ez”厂N,/)的参考系统的微扰系,即E;‘’一E。一氏”,E;1’为位能的微扰项。实际系统的自由能等其它性质,可围绕参考系统相应性质展开为Taylor级数,微扰展开项只涉及Ez“和参考系统的分布函数
    泡沫塔吸附分离BF_4~-
    王娟,褚家瑛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80-384. 
    摘要 ( 492 )   PDF (247KB)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泡沫分离是以气泡为介质,以组分的表面活性差为分离依据的一种新型分离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采用泡沫分离塔装置,以十二烷胺醋酸盐(DAAC)为表面活性剂去除电镀废液中的BFi。本法与目前国内采用的加温条件下化学吸附沉淀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耗能低、处理量大等特点。
    《化工学报》征稿简则
    CIESC Journal. 1994, 45(3):  386-386. 
    摘要 ( 393 )   PDF (66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1《化工学报》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化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它反映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