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0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0-02-25
    化工学报
    生化分离过程的新探索──双水相分配与相关技术的集成化
    林东强,朱自强,姚善泾,梅乐和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6. 
    摘要 ( 790 )   PDF (828KB)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双水相分配与相关技术 (如电泳、层析、温度诱导相分离、亲和技术、磁场作用、超声波作用等 )的集成化过程 ,阐述了生化分离过程中集成化的趋势和优势 .不同的生化分离技术通过有效的组合 ,实现集成化 ,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解决了单一技术本身存在的难点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分离效率 ,并对形成新分离过程提供了思路 .
    细竖管内流动凝结液膜的稳定性分析
    王补宣,杜小泽
    CIESC Journal. 2000, 51(1):  7-11. 
    摘要 ( 611 )   PDF (556KB) ( 2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能量分析的角度入手 ,研究细竖圆管内流动凝结过程中各作用因素对凝结液膜波动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了管径、重力加速度、干度、表面张力、扰动波长以及相变等因素对液膜波动的作用机理 所得结果将有助于探讨细竖管内流动凝结液膜的波动规律 ,加深对流型的转换和不连续流动成因的理解
    两种管外传热型式对振荡管性能的影响
    李学来,郭荣伟,方曜奇,俞鸿儒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2-16. 
    摘要 ( 596 )   PDF (590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管外换热状况对振荡管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实验中采用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 (轴向水冷却 )两种典型的管外换热型式 .结果表明 :改善振荡管外的传热状况 ,可使振荡管的冷效应显著增强 ,在膨胀比ε=2 0~ 6 0的范围内可使制冷效率提高 4 6%~ 5 4% ,同时可使最佳射流激励频率 fopt降低且膨胀比对fopt值不再有明显影响 对导致上述结果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
    测量仪表过失误差的单结点识别方法
    王希若,荣冈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7-22. 
    摘要 ( 790 )   PDF (654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的过失误差识别方法 ,即结合仪表的可靠度、精度等级等信息 ,利用单结点的约束残差进行过失误差识别 .给出仿真实例 ,通过与其他几种常用的误差识别方法对比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评价 .
    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方法模拟甲烷在活性炭孔中的吸附存储
    曹达鹏,高广图,汪文川
    CIESC Journal. 2000, 51(1):  23-30. 
    摘要 ( 896 )   PDF (908KB)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甲烷在活性炭孔中的吸附行为 .在此模拟中 ,甲烷分子采用单点LJ球型分子模型 ,狭缝活性炭孔墙采用 1 0 4 3模型 .在低温时 (T =74 0 5K) ,模拟并观察到了甲烷分子在狭缝活性炭孔中的吸附、脱附以及毛细凝聚现象 ,得到了吸附等温线和孔中流体的局部密度轮廓图 .同时 ,把所得的数据与Jiang、Rhykerd和Gubbins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模拟方法是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模拟了常温下 (T =30 0K)甲烷分子在狭缝活性炭孔中的吸附存储行为 ,得到了常温下甲烷在不同孔宽活性炭孔中的吸附等温线、有效存储量随压力变化的图像以及有效存储量随孔宽变化的图像 ,并求出了狭缝孔吸附存储甲烷的最佳孔宽和合理的吸附压力 .
    管内稠密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颗粒动力学方法
    陆慧林,刘文铁,赵广播,Dimitri Gidaspow
    CIESC Journal. 2000, 51(1):  31-38. 
    摘要 ( 770 )   PDF (841KB) ( 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稠密气固两相流流体动力学模型、颗粒动力学的颗粒湍动能模型 (KTGF)和气体湍动能模型(SGS) ,模拟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环 -核流动结构 .模拟计算与Miller和Gidaspow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颗粒相浓度、速度和颗粒相动力黏性系数分布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
    旋流数为1.0的强旋湍流两相流动的PDPA实验
    徐一,周力行,曹东
    CIESC Journal. 2000, 51(1):  39-44. 
    摘要 ( 616 )   PDF (672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相位多普勒颗粒测速仪 (PDPA)对旋流数为 1 0的轴向和切向进风的圆柱形旋风筒内强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测量研究 ,并与旋流数为 0 47、 1 5和 2 0 8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了旋流数变化对两相流场及两相湍流特性的影响 .
    己内酰胺水解聚合过程模拟──双官能团酸调节剂与尼龙6组成分布
    谢建军,唐志廉,黄南熏
    CIESC Journal. 2000, 51(1):  45-51. 
    摘要 ( 796 )   PDF (652KB)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有双官能团酸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存在时己内酰胺水解聚合过程动力学模型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对不同温度下聚合产物组成和各影响因素对数均聚合度的影响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数均聚合度随进料中水、氨基己酸及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其中水的浓度影响较显著 ,且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浓度 [R]0 ≤ 0 0 0 68mol·kg- 1 时数均聚合度基本不变 ,而 [R]0 >0 0 0 68mol·kg- 1 时数均聚合度则显著减小 .无氨基己酸及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时数均聚合度亦随水浓度增加而减小 .
    煤油在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强化传热特性
    程立新,陈听宽
    CIESC Journal. 2000, 51(1):  52-56. 
    摘要 ( 621 )   PDF (594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石油化工过程中沸腾传热设备技术改造的需要 ,在 3× 1 0 5Pa (绝对压力 )的条件下 ,对煤油在垂直内螺纹管中的上升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 ,将实验结果同煤油在光管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系数是光管的 1 6~ 2倍 ,并且可在小温差条件下实现流动沸腾传热 .提出了煤油在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并对煤油在内螺纹管中的流动沸腾特性和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 .
    用sp.2262菌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反应动力学
    张衍坤,张铭俊,李京华,李曙光,虞星炬
    CIESC Journal. 2000, 51(1):  57-62. 
    摘要 ( 584 )   PDF (648KB) ( 1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以DL -对羟基苯海因为原料 ,用sp 2 2 62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utida)直接酶催化生产D -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反应动力学 .考察了DL -对羟基苯海因溶解过程和海因酶、氨甲酰水解酶酶解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建立了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 ,求解了过程的参数值 ,讨论了 pH值对各参数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操作条件 .
    固体返料气流-流化组合干燥器的湿含量分布
    叶世超
    CIESC Journal. 2000, 51(1):  63-69. 
    摘要 ( 546 )   PDF (829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固体返料气流 -流化组合式干燥器出口粒子湿含量分布特性 ,建立了湿含量分布密度函数 ,并就硫酸亚铁的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 ,具有降速段的流化床干燥器的优化设计 ,除了应满足干燥过程的热量供求平衡并由此确定流化床底面积外 .还应满足 :①保证湿分传质汽化所需的停留干燥时间 ,应根据干燥所需的平均停留时间来确定流化床容积 ;②控制湿含量的分散程度 ,应由干燥产品的均匀性指标来确定流化床室数 .
    轴流桨搅拌槽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侯拴弟,张政,王英琛,施力田
    CIESC Journal. 2000, 51(1):  70-76. 
    摘要 ( 606 )   PDF (684KB) ( 1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k -ε湍流模型预测了搅拌槽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宏观速度场 ,模型成功预测了搅拌槽内速度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受搅拌桨槽径比影响较大 .对单层搅拌桨 -槽体系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场差别很大 ,在挡板以前区域 ,轴向流动较强 ,在整个r -z断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循环 ;而在挡板后面区域 ,流体在桨叶安装位置高度附近转向轴心流动 ,槽体上半部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域 ,且二次循环区域内流体以向下流动为主 .
    外环流氨化反应器数学模型及其放大
    刘期崇,夏代宽,段天平,张允湘,王建华
    CIESC Journal. 2000, 51(1):  77-84. 
    摘要 ( 588 )   PDF (973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外环流氨化反应器的流动模型、传质模型和放大规律 .结果表明 ,在工业条件下 ,此反应器中的液相流动接近于全混流 ,传质模型为kGa =0 61W0 3a q1 2a应用此模型已将反应器放大到年产 60kt固体磷酸一铵规模 .
    三烷基胺(7301)络合萃取对氨基苯磺酸稀溶液
    李振宇,杨义燕,戴猷元
    CIESC Journal. 2000, 51(1):  85-89. 
    摘要 ( 585 )   PDF (636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三烷基胺 (730 1 )为络合剂 ,在较宽的 pH值条件下实验测定了对氨基苯磺酸稀溶液的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 ;分析了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种类以及溶液 pH值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 ;讨论了络合剂萃取对氨基苯磺酸偶极离子的质子转移过程 ,提出了平衡分配系数D值的表达式 .
    多分散流体混合物的临界性质
    蔡钧,英徐根,刘洪来,胡英
    CIESC Journal. 2000, 51(1):  90-95. 
    摘要 ( 639 )   PDF (645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多元混合物的稳定性理论出发 ,建立了基于状态方程的由一个离散组分和一个连续分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临界点和旋节面判椐 .若将连续分布组分看作单一的虚拟组分 ,这些判据可分成两项 ,第 1项与二元系的判别式相同 ,仅与均值有关 ,第 2项则与分布有关 .用vanderWaals状态方程计算了一假想物系的临界点 ,考察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度对临界曲线的影响 .
    基于经济目标和分解协调策略的换热网络最优设计
    李志红,华贲
    CIESC Journal. 2000, 51(1):  96-101. 
    摘要 ( 739 )   PDF (835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换热网络在过程系统中的功能 ,从火用分析和火用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换热网络最优合成设计的实用火用经济目标函数 ,它包含了网络的流动火用损费 ,且可分解为各个换热单元的总费用之和 .在换热网络目标函数可分解性的基础上 ,本文又进一步提出了换热网络分解协调优化的研究策略 ,它是在各个匹配单元 (子系统 )和整个换热网络结构 (复杂系统 )之间进行优化协调 ,并获得换热网络的最优结构和各匹配单元的最优操作参数 .最后 ,通过一换热网络的最优合成 ,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生物大分子吸附分离的数学模型
    金浩,江体乾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02-107. 
    摘要 ( 679 )   PDF (775KB) ( 1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RSA -LRS理论建立起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吸附预测模型 ,并用正交配置法获得了模型方程的数值解 .由于模型建立过程中系统地考虑了体系的大分子特性及生物特性 ,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 ,表明适用于描述类似于LDL及VLDL这类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的吸附过程 .模拟计算结果对高效吸附剂的制备、临床操作的控制和最优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
    周期性机械激励液液体系相界面层的传质特性
    张东翔,薛荣书,谭世语,Tarasov VV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08-114. 
    摘要 ( 675 )   PDF (1037KB) ( 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改装的恒界面池中采用微分传质系数研究了无机酸和金属盐液液萃取 (反萃 )体系动态相界面的传质速度对可控界面机械激励的响应 .作用于液液体系相界面区域的机械激励不仅显著影响相间区域的扩散渗透性 ,而且明显稳定了液液体系相间区域的传质条件 ,减小了实验误差 .微多相层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相间动量与物质的传输特性 .用微多相层的概念解释了对相界面区域的激励有助于引发Marangoni表面对流及其他实验现象 .
    悬浮床催化蒸馏新工艺合成异丙苯
    温朗友,闵恩泽,庞桂赐,于文友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15-119. 
    摘要 ( 819 )   PDF (707KB)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丙烯与苯烷基化合成异丙苯作为模型反应 ,对悬浮床催化蒸馏新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 ,只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新工艺不仅能够稳定运转 ,而且可在常压、低温和低苯烯比的条件下取得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较好反应结果 .
    电解质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控制吸附下液滴的速度
    陈晋南,彭炯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20-125. 
    摘要 ( 602 )   PDF (456KB) ( 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进的ZLC数据处理法──计算芳烃在ZSM-5晶内扩散系数
    韩明汉,尹秀艳,金涌,陈曙,张吉瑞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26-129. 
    摘要 ( 660 )   PDF (381KB) ( 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凝胶中大分子有效扩散系数
    何明霞,徐建宽,何志敏,左榘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30-132. 
    摘要 ( 767 )   PDF (297KB)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氯酸羟胺热分解动力学
    米镇涛,常志华,张香文,邱立勤,王亚权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33-136. 
    摘要 ( 667 )   PDF (446KB)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流动可视化技术研究混合器内研究简报流场及混合效果
    阮晓东,范毓润,宋向群,山本富士夫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37-140. 
    摘要 ( 756 )   PDF (450KB) ( 1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简介
    CIESC Journal. 2000, 51(1):  141-141. 
    摘要 ( 471 )   PDF (172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