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3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3-12-25
    化工学报
    换热网络的同步综合设计
    肖云汉,朱明善,王补宣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35-643. 
    摘要 ( 610 )   PDF (449KB) ( 1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换热网络的一种新的转运模型,以并串模式和非等温混合过程描述换热网络的热力学和经济性的总要求,不使用挟点分离、最小单元数等启发式规则,并允许交叉换热和不同物流间的膜传热系数与温差合理匹配.这一模型与优化模型相结合,自动产生换热网络,确定相应的最优公用工程费用、换热面积、换热器台数与冷热流间的匹配,其可行域由一集线性约束确定,鲁棒性很好,易于求解.该方法克服了换热网络的各种分步骤综合方法的缺陷(包括挟点技术、双温差法及相关数学规划方法).与文献上其它同步优化方法比较,具有模型简单、规模小、可算性强、初始化简易、计算结果可靠的优点.通过对文献中广泛使用的例题的检验,结果优于现有的其它方法.
    不同隙径比环形脉冲萃取柱的传质性能
    秦炜,戴猷元,汪家鼎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44-650. 
    摘要 ( 610 )   PDF (371KB) ( 2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0%TBP(煤油)-HNO_3-H_2O为实验体系,在外柱内径为100mm的环形脉冲萃取柱中以4种不同隙径比进行了传质性能研究.实验测定了环形柱的稳态浓度剖面,以扩散模型为基础拟合求取了传质模型参数,建立了相应的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隙径比环形柱的“真实”传质单元高度H_(ox)值可以用相同关联式表述;分散单元高度H_(oxd)值则与隙径比的0.16次方成正比.与外柱内径为50mm的环形柱相比较,其H_(ox)值可采用相同关联式描述;其H_(oxd)值与环形柱外柱内径有关.这反映了外柱径对环形柱轴向混合的影响.
    化学反应活性指标与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关系及链烷烃热裂解过程模型
    张立国,倪力军,袁渭康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51-657. 
    摘要 ( 718 )   PDF (366KB) ( 1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广义休克尔法(EHMO)与全略微分重叠法(CNDO/2)计算了链烷烃及其自由基的反应活性指标.通过分析已知的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对链烷烃热裂解速度常数的预测,证明该法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推流反应器(PFR)模型及拟稳态假设描述C_4~-烃类热裂解过程,模拟了c_4~-单一烃及混合烃的热裂解过程.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总包反应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多孔气体扩散型氧阴极用于氯酸盐电化生产
    衣宝廉,张恩浚,梁炳春,曲天锡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58-665. 
    摘要 ( 506 )   PDF (358KB)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述了采用氧阴极代替铁阴极,以空气作退极化剂的电化生产氯酸盐平板压滤机式复极电解槽的结构与性能.当电极工作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电解槽的平均单池电压在2.000~2.200V之间;电解液中无需添加Na_2Cr_2O_7,电流效率可达90±2%,生产每吨NaClO_3的直流电耗为3700±100kw·h.电解槽运行稳定,单池电压分布均匀.
    液固循环流化床的研究(Ⅰ)相含率及颗粒循环速率
    梁五更,张书良,俞芷青,金涌,吴群伟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66-671. 
    摘要 ( 646 )   PDF (349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内径为140mm、高为3m的有机玻璃设备中对液固并流向上的循环流化床中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相含率的研究表明,在循环流态化条件下,全床相含率轴向均匀分布;而径向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表现为中心区液相含率高,在r/R=0.7处液合率最低.颗粒循环速率的研究表明,在循环流态化区域,在一定的二次水流速下,颗粒循环速率不随总液速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在循环流态化下存在床层径向参数的不均匀性,因此床层的相合率与颗粒循环速率的关系与广义流态化方法预测的结果间存在差异,即在操作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床层内真实液合率比由广义流态化预测的低.
    液固循环流化床的研究(Ⅱ)表观滑落速度及曳力系数
    梁五更,张书良,俞芷青,金涌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72-676. 
    摘要 ( 630 )   PDF (255KB) ( 1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本文(Ⅰ)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液固循环流化床中的两相流动特性.液固两相表观滑落速度的实测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广义流态化方法的预测值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表观曳力系数的研究表明,实验回归的表观曳力系数与文献中的传统预测值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体现出由于状态参数的径向不均匀性带来的循环流态化与散式流态化间的差别.
    CO_2在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测定及其数学模型
    徐国文,张成芳,钦淑均,朱炳辰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77-684. 
    摘要 ( 630 )   PDF (341KB) ( 2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常压、高压搅拌釜中,测定了CO_2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温度40~100°C,CO_2分压1~1000kPa,MDEA浓度2.0~4.28kmol/m~3.用测得的平衡数据,分别建立了能满足工程应用的简化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本立用Gibbs-Duhem方程计算了CO_2在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热.
    基于Patel-Teja状态方程的统一粘度模型(Ⅱ)应用于油气藏流体粘度的预测
    王利生,郭天民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85-691. 
    摘要 ( 562 )   PDF (318KB) ( 1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I)报根据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和Patel-Teja状态方程建立的预测纯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通过引入常规的状态方程参数的混合规则,将其应用于二元轻烃混合物共计1894个数据点及模拟天然气高压粘度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78%和16.75%;应用于油藏原油和天然气高压粘度的预测,结果优于现有的有关油气藏流体粘度模型.
    一种水分散型多隔层混合室混合澄清萃取器的设计及操作性能
    卢立柱,赵兵,林平
    CIESC Journal. 1993, 44(6):  692-699. 
    摘要 ( 427 )   PDF (380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减小液滴内传质阻力、提高两相间传质速率和改善混合室中两相的停留时间分布等方面对油分散型单混合室混合澄清萃取器(OWSMMS)的设计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水分散型多隔层混合室混合澄清萃取器(WOMMMS)以提高混合澄清萃取器的分离效率.在实验中分别应用OWSMMS和WOMMMS进行稀土分离,比较了它们的操作性能.在实验条件下,通量为1.46~2.92m~3/(m~2·h)时,轻/重稀土的相对分离效率比β_(qz)为1.426,相邻元素的相对分离效率比β_(ab)一般都大于1,说明WOMMMS的操作性能明显优于OWSMMS.
    热回收网络结构柔性的改进方法研究
    胡山鹰,陈丙珍,沈静珠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00-707. 
    摘要 ( 533 )   PDF (403KB)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回收网络结构柔性改进问题是针对在不确定参数下柔性不满足要求的网络,通过改造其结构以增加柔性,从而达到降低能耗之目的.本文在用网络柔性分析方法识别出控制网络柔性的关键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确定参数范围内的最坏操作点,对于关键变量为热负荷变量和温差变量两类情况,构造不同的等价结构.采用热负荷转移法、分流法和减少热负荷法等手段,有效地改进了热回收网络的结构柔性.
    被动应力状态下非流态化颗粒流通过孔口的流率
    李洪钟,柳华,孙敦明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08-711. 
    摘要 ( 540 )   PDF (196KB) ( 2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非流态化气固流通过孔口流率的理论模型中主动应力状态及被动应力状态模型参数符号的选取原则,导出被动应力状态下颗粒流通过孔口流率的理论方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大量实验数据比较,归纳出被动应力状态下孔口流率的数值解法与简化积分解法的修正系数经验方程.
    电沉积锡基复合镀层的可焊性
    唐致远,郭鹤桐,檀立新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12-716. 
    摘要 ( 506 )   PDF (266KB) ( 2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镀液中加入TUM系列添加剂的锡基复合镀层的可焊性,这种锡基复合镀层的3秒润湿力已接近理论润湿力值.研究了多种内在因素(表面氧化膜、“锡疫”)对镀层可焊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离子探针等分析仪器对镀层的微观结晶形态、表面氧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复合微粒影响镀层可焊性的作用机理.
    超音速喷嘴激波粉碎效应研究
    叶菁,陈家炎,吉晓莉,吴海棠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17-724. 
    摘要 ( 588 )   PDF (437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对颗粒穿过超音速喷嘴激波层动能变化率的分析,建立了气流磨喷嘴激波前后流动参数与颗粒尺寸和比表面积的变化关系,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激波强度、颗粒尺寸与粉碎效应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激波的产生降低了冲击粉碎强度,对提高综合粉碎效应不利.
    膜蒸馏分离含易挥发组分水溶液的数学模拟
    刘家祺,李永红,刘红斌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25-731. 
    摘要 ( 486 )   PDF (377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改进了描述含易挥发组分水溶液膜蒸镏过程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同时考虑了两个挥发性组分在膜内和空气间隙的传质和传热,并提出了将整个膜长划分成若干微元段逐段进行计算的数学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间歇多级分步结晶过程模拟
    田红兵,陈树章,李振花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32-739. 
    摘要 ( 584 )   PDF (310KB) ( 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采用参数泵分步结晶技术对萘的精制进行了研究.根据结晶和发汗过程的机理,建立了描述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中试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为参数泵分步结晶技术的工程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无机分散剂存在下苯乙烯悬浮聚合宏观成粒的特征
    方仕江,潘仁云,周其云,唐舜英,袁惠根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40-745. 
    摘要 ( 965 )   PDF (311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苯乙烯悬浮聚合为体系,考察羟基磷酸钙(HAP)或HAP与聚乙烯醇(PVA)复合为分散剂体系时,各种因素如分散剂浓度、油水比、搅拌速度等与瞬时液滴大小及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讨论瞬时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悬浮苯乙烯液滴聚合宏观成粒的特征与分散剂的分散机理无关,仅体现液滴分散、合并的过程特点.当采用分批加分散剂时,实验观察到瞬时液滴大小分布呈由单峰过渡到双峰,再发展成单峰分布的特征,从而找出了以分批加分散剂方式制备窄分布聚合物颗粒的理论依据.
    混合电解质NaBr+NaAc十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的测定
    闫卫东,刘卫东,韩世钧,尤笑梅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46-751. 
    摘要 ( 548 )   PDF (265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势法测定了298.15K以及I为0.1、0.5、1.0、1.5、2.0、2.5和3.0 mol/kg时,NaBr在混合电解质溶液NaBr+NaAc+H_2O中的活度系数.实验结果用Harned、SRJ和Pitzer方程拟合,得到各种方程的相互作用参数,由拟合的标准偏差得知,Pitzer方程的拟合精度略好于前2个方程.用Pitzer混合参数θ_(Br-Ac)和ψ_(Br-Na-Ac)计算了NaAc在该混合体系中的活度系数和体系的过量Gibbs自由能.
    模型流体超额Gibbs自由能的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
    贾纯山,汪文川,卢焕章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52-756. 
    摘要 ( 564 )   PDF (217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可以直接得到体系的一些与其内分子的空间坐标有关的力学性质, 如内能、压力和密度等。然而要直接计算体系的与墒有关的性质,如GibbS自由能,目前仍十 分困难。
    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清除细胞碎片
    修志龙,姜炜,苏志国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57-760. 
    摘要 ( 821 )   PDF (237KB) ( 1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 自 80年代以来,双水相苯取技术用于生化产品的分离受到重视,尤其对聚乙二醇 (PEG)和无机盐体系的开发研究更多“,“,双水相荤取技术在分离细胞匀浆中胞内产物和细胞 碎片方面,显示出可取代高速离心和微孔膜过滤的潜力。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双水相革取的 机理和分离纯化不同蛋白质上,对清除细胞碎片的应用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细胞碎片在 PEG-无机盐系统的分配规律中发规系统未形成双水相前,存在一个液-固两相生成区。在此 区内大部分碎片形成固相沉淀,低速离心即可除去。以从酵母中提取醇脱氢酶为例,将这种新 的售脸碰计茉D体同Nil。t。十签人(门的W*栅茉阶体淋杆了计林
    化工学报HUAGONG XUEBAO1993年 第44卷总目次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61-763. 
    摘要 ( 467 )   PDF (189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学报》征稿简则
    CIESC Journal. 1993, 44(6):  770-770. 
    摘要 ( 414 )   PDF (74KB) ( 1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1《化工学报》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化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它反映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本刊刊登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化工设备、过程开发以及与化工学科有关的化工冶金、环境工程、生化工程等边缘、交叉学科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代表我国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设“化工数据”栏报道有应用价值的化工数据,设“研究简报”栏扼要报道阶段性科研成果;并设“读者来信”栏开展学术讨论;本刊还特约撰写指导学科发展方向的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