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1年 第5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1-06-25
    研究论文
    改进PCA及其在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王海清; 宋执环; 李平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71-475. 
    摘要 ( 770 )   PDF (672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改进的主元分析 (PCA)方法 ,采用主元相关变量残差 (PVR)统计量代替通常的平方预测误差Q统计量 ,用于工业过程的监测与故障诊断。改进PCA避免了Q统计量的保守性 ,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过程变化信息 ,从而有效识别正常工况改变与过程故障引起的T2 图变化。通过对双效蒸发过程的仿真监测 ,与普通PCA方法进行了比较 ,表明了改进PCA方法的有效性
    反相层析分离紫杉醇的柱动力学
    张志强; 苏志国; 顾停月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76-481. 
    摘要 ( 754 )   PDF (692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考察物质在液固两相之间的基本传递现象 ,建立了常压非线性柱层析过程的速率模型 .对紫杉醇在C18-硅胶柱上分离纯化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 .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研究物料浓度、进料速度、层析柱大小等因素对紫杉醇层析过程的影响说明 ,建立的柱动力学模型能指导紫杉醇层析过程简捷而有效地放大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强化
    张正国; 林培森; 王世平; 邓颂九; 涉谷久雄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82-484. 
    摘要 ( 712 )   PDF (453KB) ( 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 ,比较了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和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与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相比 ,总传热系数提高 10 %以上 ,而压降却降低 46 %左右
    除油旋流器压降比的数学模型
    李自力; 冯叔初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85-489. 
    摘要 ( 661 )   PDF (583KB) ( 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研究了直径为 35mm的除油水力旋流器能量耗散与分流比的关系 .结果发现 ,当改变溢流孔径 (分别为 4、 6、 8mm)和入口流量 (分别为 30、 40、 5 0、 6 0、 70L·min-1)时 ,只要分流比小于 2 5 % ,旋流器的能量耗散在不同入口流量下都能保持与入口流量对应的某一常数值 .当入口流量分别为 30、 40、 5 0、 6 0、 70L·min-1时 ,旋流器的能量耗散大约分别为 10、 30、 80、 140、 2 0 5N·m·s-1.根据旋流器的这一特征 ,并结合理论分析 ,建立了除油水力旋流器压降比数学模型 .该模型预测计算的压降比与分流比关系曲线与实验室测定的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不同旋流数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特性的PDPA实验研究
    柳朝晖; 郑楚光; 王汉封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90-494. 
    摘要 ( 628 )   PDF (699KB) ( 1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相位多普勒仪 (PDPA)系统研究了不同旋流数下突扩旋风筒内气粒两相湍流特性的变化规律 .在相同的进口形状和总风量的条件下 ,分别测量了旋流数为 0、 0 .5和 1.0时气相和颗粒相的轴向、切向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 .结果表明 :旋流数的变化对轴向速度的分布和切向速度的似固核 -位涡结构 ,以及两相脉动速度和两相湍流各向异性都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影响 ;总体上 ,旋流对两相湍流起抑制作用 ,但随旋流数的增大 ,两相湍流脉动及其各向异性都有先减弱 ,后来又有所增大的趋势
    气-液分层流界面波的实验研究及统计分析
    李卫东; 杨健; 李荣先; 周芳德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95-498. 
    摘要 ( 610 )   PDF (492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导探针测量了水平及微倾斜上升和下降管内气 -液分层流瞬态液膜厚度 ,得到了不同的波形图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界面波信号的频谱特性 ,得到了不同倾角时管内分层流界面波各特征参数 ,如界面波振幅、波长、波速 ,并给出了各参数随气液折算速度和管子倾角的变化特性
    液固循环移动床反应器操作规律和模拟
    徐聪; 韩明汉; 王金福; 金涌
    CIESC Journal. 2001, 52(6):  499-503. 
    摘要 ( 721 )   PDF (599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液固循环移动床反应 -再生系统由上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室、再生室、连通管和颗粒提升管组成 .颗粒经再生室、反应室向下移动 ,进入输送管后被向上输送返回至再生室 .颗粒循环能力和各流股间的窜液行为是循环移动床连续操作的关键 .通过实验对该液固循环移动床的颗粒循环、斜管窜液和连接段窜液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同时建立了循环移动床的液固流动模型 ,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丙烯氯醇化反应过程的模型化
    吴国斌; 周兴贵; 袁渭康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04-509. 
    摘要 ( 682 )   PDF (734KB)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单塔自然液相循环的丙烯氯醇化反应器视为两个串联的鼓泡塔 ,在两塔分别进行溶氯和氯醇化反应 .在对反应机理和宏观动力学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建立了反应器的一维定态模型 .通过流程模拟 ,研究了操作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一维定态模型能正确描述重要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
    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除湿/再生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及分析
    代彦军; 张鹤飞; 俞金娣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10-515. 
    摘要 ( 692 )   PDF (700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错流降膜液体干燥剂除湿及再生传热传质过程 ,建立了基于实际除湿系统的描述再生和除湿过程的数学模型 ,考虑到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 ,以氯化钙溶液为除湿剂时 ,对气侧和液侧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求解 .计算结果表明 ,传热传质系数与气流流动状态、除湿剂的热物理性质等因素有关
    煤在H2/Ar电弧等离子体中的热解
    谢克昌; 田亚峻; 陈宏刚; 朱素渝; 樊友三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16-521. 
    摘要 ( 567 )   PDF (841KB)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在电弧等离子体中的化学反应极其复杂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对宝德煤在电弧等离子体射流中热解反应的研究表明 ,随着煤比焓的增加 ,煤的转化率增加 ;随着煤在射流中的浓度增加乙炔的产量增加但乙炔的收率却在减小 .提出了煤在电弧等离子体射流的化学反应机理模型 ,并进行了数学推导 ,合理解释了实验现象 ,证明了该机理模型的合理性
    前传神经网络规模优化的快速剪枝策略及其应用
    陈亚秋; 胡上序; 陈德钊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22-526. 
    摘要 ( 693 )   PDF (697KB)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多层前传神经网络规模的优化主要在于确定隐含层的节点数 .本文提出的快速剪枝法从分析网络隐含层的输出信息入手 ,用特征分析法解析地确定冗余而可剪去的隐节点数 ,并一次性地找出优化的隐节点数 ,同时将剪去节点的作用分配到保留的节点上 ,配置结构优化网络的初始连接权 ,以加速网络的训练进程 .这种快速剪枝的解析算法每步都有明确的数学机理 ,不仅优化速度快 ,而且稳定性好 .该算法应用于留兰香油的模式分类问题 ,效果令人满意 ,并显示出良好的健壮性和通用性
    聚丙烯酰胺大分子链掺杂基质金属锌的复合过程
    姚素薇; 廖川平; 周旻; 郭鹤桐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27-529. 
    摘要 ( 609 )   PDF (403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控制电化学参数 ,在金属锌离子电沉积的条件下使丙烯酰胺的电聚合也在阴极表面上进行 ,聚丙烯酰胺大分子链在形成的瞬间不断地进入金属锌镀层 ,形成在分子层次上掺杂的锌 /聚丙烯酰胺复合镀层 .并对镀层外观、结合力、润湿性和涂装性能进行了测试
    化工学报
    清华大学组建过程工程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29-529. 
    摘要 ( 477 )   PDF (111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论文
    正常沸点下液体蒸发焓的基团贡献计算法
    于成峰; 刘国杰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30-536. 
    摘要 ( 685 )   PDF (729KB) ( 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分子热力学方法建立了纯物质汽液平衡的推广vanderWaals模型 ,并据此得到了一个计算正常沸点下液体蒸发焓的方程 .它只含有一个与分子大小有关的参数 .这个参数的值与正常沸点下液体的摩尔体积成正比 ,且具有基团加和性 .为此 ,用 484个有机物回归得到了 45个基团增量 .对这些有机物的蒸发焓计算结果表明 ,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 (AAD)为 1.39% ,优于文献发表的其他方法
    研究简报
    碳酸化法制备α-Al(OH)3包覆CaCO3复合晶须
    王德生; 刘庆峰; 刘斌; 陈寿田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37-540. 
    摘要 ( 613 )   PDF (544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甲基苯甲酸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李殿卿; 刘大壮; 王福安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41-544. 
    摘要 ( 1142 )   PDF (448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学报
    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44-544. 
    摘要 ( 424 )   PDF (98KB) ( 1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结合图像数字化技术用悬滴法测动态界面张力——动态界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
    李啸风; 陈志荣; 潘海华; 刘迪霞; 李浩然; 韩世钧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45-548. 
    摘要 ( 776 )   PDF (537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萃取精馏分离乙烷/乙烯的溶剂
    易波; 许峥; 雷志刚; 刘宇星; 周荣琪; 段占庭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49-552. 
    摘要 ( 708 )   PDF (522KB)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学报
    中国石油化工情报学会更名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52-552. 
    摘要 ( 502 )   PDF (85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简报
    微孔γ-Al2O3膜的蒸汽吸附特性
    李韡; 张金利; 袁兵; 陆红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53-555. 
    摘要 ( 564 )   PDF (394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纤维素在近临界水中的分解动力学和产物分布
    吕秀阳; 迫田章义; 铃木基之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56-559. 
    摘要 ( 691 )   PDF (540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温高压下用光纤探针测量截面含汽率的实验研究
    唐人虎; 陈听宽; 罗毓珊; 尹飞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60-563. 
    摘要 ( 677 )   PDF (531KB)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学报
    化学(物质)污染与可持续发展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63-563. 
    摘要 ( 510 )   PDF (114KB) ( 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浙江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简介
    CIESC Journal. 2001, 52(6):  564-564. 
    摘要 ( 423 )   PDF (320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