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0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4-25
    化工学报
    气提式环流反应器中局部传质特性研究
    陈志荣,汪叔雄,吕德伟,陈甘棠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29-137. 
    摘要 ( 523 )   PDF (393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环流反应器中液相单级返混较小的情况下,提出了测量上、下两流区局部容积传质系数的稳态和动态物理吸收法,对两法的误差来源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用该两法对环流反应器的局部传质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气相循环比是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文中应用动量衡算导出了气相循环比的理论关联式.
    高活性粉体的反应模型
    葛庆仁,谢振风,康仕芳,葛庆峰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38-146. 
    摘要 ( 598 )   PDF (516KB) ( 2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由AUC制得的高活性U_3O_8的氢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速度与粒度无关,且转化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提示了颗粒具有高度多孔性及颗粒内部含有片状“微粒”.用扫描电镜观察颗粒表面及其断面,直观地证明了上述分析,为建立高活性粉体的反应模型提供了物理基础.提出了颗粒-微粒和块体-颗粒-微粒模型.用独立测定的模型参数计算而得的动力学曲线与实验结果相符.
    管式圆筒炉辐射室二维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
    萧家治,杨光炯,黄祖祺,钱家麟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47-153. 
    摘要 ( 533 )   PDF (287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涡量”-“流函数”法求解流场,用R-ε双方程模拟湍流,用Monte-Carlo法模拟辐射传热,燃料燃烧采用简单的燃料和氧气不能共存的单步无限快反应模型.其结果与直径为φ2.29m的常压原油加热炉的标定数据比较,烟气温度场的平均误差为8.89%,流场和另文用射流模型计算的结果相似.
    液滴在自由沉降时的质量传递
    卢立柱,陈家镛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54-161. 
    摘要 ( 752 )   PDF (324KB)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运动液滴的质量传递方程进行变量分离,获得了双变量的刘维尔方程.应用变分法和瑞利—里兹方法求出双变量刘维尔方程的特征值及特征函数.运动液滴质量传递方程的解是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解的迭加F=1-2/πsum from n=1 to k(1)B_nexp(-λ_n~2τ)(?)Z_n(x,y)dxdyNewman的刚性球模型和Kronig-Brink的内环流模型是本工作所发展的模型的两个极端情况,上述方程计算结果与水-正丁醇-丁二酸的实验结果是互相吻合的.
    用状态方程描述弱电解质NH_3-CO_2-H_2O体系的汽液平衡行为
    左有祥,郭天民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62-170. 
    摘要 ( 671 )   PDF (345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考虑了分子—分子、分子—离子及离子—离子的二元交互作用,并被用来关联弱电解质体系NH_3-CO_2-H_2O的汽液平衡.该方程只有三个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其中两个是可调参数,比其他模型的参数少得多,而关联结果则与其他模型相仿,关联误差在实验误差的范围之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化工方案选择的模糊优选方法
    陈守煜,陈晓冰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71-180. 
    摘要 ( 601 )   PDF (438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化学工程设计方案选择的模糊优选方法,其中包括隶属度计算公式.多层模糊优选理论模型,权重确定.模型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简便实用,为化工设计工艺方案的优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径向流动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徐懋生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81-186. 
    摘要 ( 546 )   PDF (280KB) ( 1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表征径向流动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规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一特殊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对于Ⅱ型流动:Au′u″+Bu′u+Cu~2=0对于Z型流动:Au′u″+Bu′u+Cu′+Eu~2+F(1-u)~2=0边界条件为y=0,u=1;y=1,u=0式中模型参数A、B、C、E、F决定于径向反应器分布流道结构尺寸、穿孔阻力系数和径向床层特性等因素.为简化Ⅱ型径向反应器边值问题的求解过程,本文推荐一种解析求解方法.该模型应用于径向氨氧化炉操作工况和径向氨合成塔设计工况的模拟,揭示了径向流动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两种新型填料精馏特性的研究
    王绍亭,曾作祥,李锡源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87-194. 
    摘要 ( 523 )   PDF (346KB) ( 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内径为300mm的填料塔内,分别对IMTP和改进IMTP两类填料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使用的物系为C_6H_6-C_7H_8和C_6H_6-CCl_4.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工业传质数据,获得了一个新HETP模型,该模型用于实际设计所需的安全因子较小.
    应用分子聚集理论计算含羧酸体系的汽液平衡
    童景山,高光华
    CIESC Journal. 1990, 41(2):  195-202. 
    摘要 ( 514 )   PDF (318KB)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论述了应用“分子聚集理论”对含羧酸体系的汽相进行非理想性校正的计算方法.在低压下,含羧酸体系的汽相由于缔合从而引起组分的汽相逸度系数偏离1较大,故对汽相非理想性的校正是不容忽视的.汽相应用“分子聚集理论”改进的维里方程而液相采用UNIQUAC活度系数方程对含羧酸体系的汽液平衡进行计算,取得较好的结果.
    一个计算高压汽液相平衡的对应态方法
    刘云飞,徐忠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03-210. 
    摘要 ( 513 )   PDF (350KB) ( 1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作者之一在文献中曾提出了一个通用四参数对应态方程.本文又从分析分子参数与宏观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了一个包含适用于极性混合物的新的混合法则.使用该方程和此法则相结合的对应态方法,计算了包含由不同种类组分组成的22个二元系统的高压汽液相平衡,泡点压力与汽相成分计算值和文献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有较高的精度.文中还把本方法和LKP、LKWS方法作了比较.
    应用配分函数研究极性物质的P-V-T关系
    王延吉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11-218. 
    摘要 ( 634 )   PDF (334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把引力项对配分函数的贡献分成极性项和非极性项,由分子位能函数推导出极性项配分函数表达式.由此得出了VdW方程引力参数“a”的极性项关联式.并提出用临界压缩因子和对比偶极矩共同关联极性物质.所推导出的“a”的表达式改进了SRK方程的计算精度.对45种极性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和汽化热进行了计算,获得良好的结果.
    用正交配置技术估计固定床内的传热参数
    陈裕中,王金波,陈锦文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19-226. 
    摘要 ( 524 )   PDF (351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正交配置技术与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固定床内的传热参数.用多通道巡回检测装置同时测定沿床层径向分布的40个正交配置点上的温度.系统地考察了床高、Re_p、d_t/d_p、气体入口温度、壁温对K_(er)和h_w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下的关联式k_(er)=0.199+0.015d_t/d_p+0.0020/1+14.15(d_p/d_t)~2Re_ph_w=33.4+4.23d_t/d_p+0.331/1+8.45(d_p/d_t)~2Re_p(5.5
    高分子材料极限断裂强度和破坏性能的研究(Ⅰ)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极限断裂强度的动力学理论
    宋名实,张焕芝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27-236. 
    摘要 ( 546 )   PDF (437KB)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极限断裂强度的动力学理论.从化学活化反应速度理论和橡皮大形变弹性分子理论出发,建立了以链的应力集中系数为变量的断链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的极限断裂状态方程,成功地把极限断裂性能同聚合物网的结构和测试条件联系起来.并用4种聚合物网的极限断裂性能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得到了理论同实验很好地符合,亦为建立聚合物的破裂包络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椭圆管外强化凝结放热过程研究
    姚爱如,王进修,程尚模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37-243. 
    摘要 ( 624 )   PDF (284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椭圆管外蒸汽凝结放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推导出椭圆管外静止饱和蒸汽凝结放热准则方程式,并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凝结放热系数的影响.在实验研究中,对换热周长相同、长短半轴之比(a/b)不同的椭圆管外蒸汽凝结放热系数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测试,得到凝结放热实验曲线.论证了椭圆管相对于圆管来说能强化蒸汽凝结放热.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离子注入制备滴状冷凝表面材料的研究
    赵起,张东昌,林纪方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44-248. 
    摘要 ( 526 )   PDF (250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滴状冷凝是一种高效传热方式.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这种现象以来,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滴状冷凝工业应用的研究,但这个愿望迄今仍未实现.要在金属表面上实现滴状冷凝必须降低其表面能.以往实现滴状冷凝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在金属表面外加一层低表面能材料,靠物理或化学吸附与表面结合来降低金属表面能.由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特点和与金属表面的结合方式带来了对冷凝液的污染、腐蚀金属表面、使用寿命短、成本昂贵和附加热阻等问题
    pH值对超声辐照下聚乙烯醇-丙烯腈体系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刘启溶,陈克强,许开天,徐僖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49-252. 
    摘要 ( 518 )   PDF (237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聚乙烯醇(PVA)是制造维纶纤维的原料.维纶是棉型纤维,具有高强、耐磨和高吸湿性特点,但是染色性差,回弹性低.腈纶具有高回弹性和优良染色性,素有合成羊毛之称,但是强度较低,吸湿性差.通过嵌段共聚可使腈纶和腈纶在分子基础上结合,制得兼具维纶和腈纶优异性能的新型合成纤维.有关在超声辐照下PVA与丙烯腈(AN)的嵌段共聚反应已有报道,为进一步提高共聚反应速率、共聚物产率及共聚物中AN含量,本文对体系PH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由状态方程计算混合物的临界性质
    黄海,徐东海,郭天民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53-253. 
    摘要 ( 511 )   PDF (60KB) ( 1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混合物的临界性质(T_c,P_c和V_c)在高压相态及分离过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验测定的困难,文献与手册中有关混合物临界性质的数据(与混合物组成有关)极少,如何通过计算确定这些性质成为热力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之一.混合物的临界性质一般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估算:(1)通过相包线计算间接确定;(2)由经验或半经验关联式计算;(3)基于严格的临界状态的热力学准则应用状态方程直接计算.第一种方法过于繁琐;而第二种方法普适性较差,且缺乏与汽液平衡计算的热力学一致性;第三种直接计算法可消除上述缺点,因而近年来受到较大重视.Heidemann和Khalil(1980)以及Peng和Robinson(1977)所提出的直接计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烃类非极性混合物临界性质的预测.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将直接法扩充应用至极性混合物临界性质的计算,并改进前人对临界比容的预测.在前阶段工作(徐东海和郭天民,1989)基础上,本文作了较大扩充与修改.按Heidemann和Khalil由Helmholtz自由能导出的下列临界状态判别准则Q△n=0,△n~T△n=1(1)及偏导数矩阵Q中的元素q_(ij)与三次式中三阶偏导数的表达式结合状态方程(可导出逸度f_i表达式)联解方程式(l)和(2)便可求得组成指定的混合物的临界性质.为将直接法扩展应用至极性混合物,作者选用了Leet等(1986)提
    计算机辅助换热网络两步法优化综合
    李有润,R.L.Motard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54-254. 
    摘要 ( 434 )   PDF (53KB) ( 2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示了换热网络优化综合的两步法.第一步为应用夹点设计法(PD法),在给定的最优夹点传热温差的基础上,综合出一初始的优化网络.本文通过对夹点概念的理论分析,推导出求取最优夹点温差的解析式.计算实例表明,利用此解析式求取最优夹点温差值具有计算简便、准确的优点.第二步为在第一步所获得的初始优化网络的基础上,建立换热网络优化综合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其目标函数为投资和年操作费用,其约束条件为各换热器及分流器、混合器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传热方程等等.应用逐次二次规划法优化软件VMCON进行求解.计算实例表明:经过非线性规划法优化所得的换热网络,其费用比仅由第一步所获得的初始优化网络下降14%,比由其它调优方法所改进的换热网络也要好.为了工程上使用的方便,将上述方法开发成一换热网络自动综合积成软件,该软件包括:1.扩展表格程序.该程序将换热网络综合问题的原始数据和综合结果通过此表格输入或输出.2.3DPLOT绘图程序.它可将冷、热物流匹配关系以图形方式绘出.3.换热网络综合程序.该程序应用夹点设计法对给定的冷、热物流进行网络综合,产生一初始优化网络.4.换热网络模拟程序.对已知结构及尺寸的换热网络进行模拟计算.5.标准换热器数据库.它包括若干标准换热器的尺寸和性能等数据.并
    温度、压力对鼓泡流态化向湍动流态化流型转变的影响
    蔡平,陈沙鹏,金涌,俞芷青,汪展文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55-255. 
    摘要 ( 556 )   PDF (56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湍动流态化是介于鼓泡流态化和快速流态化之间的一个流型.相比于鼓泡流态化,它具有气固接触效率高、操作稳定、产量高、放大性能好等优点,是工业流化床催化反应器理想的操作区域.以往对这一流型转变的研究多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由于实际工业反应器多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研究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对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实验是在φ150mm热流化床(T=室温-450℃)和φ284mm加压流化床(P=1×10~5-7×10~5Pa)中进行的;空气为流化介质;颗粒为广布于Geldart分类图上A、B两区的8种颗粒(与流化床催化反应所使用的颗粒范围相一致).采集密相压力波动信号进行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分析.由床层不均匀度指数的峰值处确定起始流型转变速度u_c和对应此处的床层最大平均压力波动幅度S_(max).将粗、细颗粒的S_(max)对温度标绘后发现.高温下不同物性颗粒的S_(max)间差距缩小,即颗粒物性的不同所引起的床层流体力学行为的差异在高温下趋于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时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和粘度来影响流型转变过程的;而压力变化时主要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在恒定气速、变化压力时,观察到了流型转变压力P_c.本文绘出了S=f(u,p)的三维图象,直观地表示了流型转变速度u_c及流型转变压力P_c的
    《化工学报》英文版征订启事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56-256. 
    摘要 ( 709 )   PDF (43KB) ( 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化工学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从1923年创刊至今已有六十七年历史,是反映我国化工领域科技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交流,从1986年开始,创办《化工学报》英文版.
    《化工学报》征稿简则
    CIESC Journal. 1990, 41(2):  258-258. 
    摘要 ( 492 )   PDF (144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一、《化工学报》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化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它反应我国化工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效果,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