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90年 第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0-02-25
    化工学报
    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左有祥,郭天民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9. 
    摘要 ( 527 )   PDF (385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含极性组分和电解质的混合物的状态方程.混合物的Helmholtz能由硬球、静电和吸引项三部分组成.对于无电解质的混合物,本状态方程还原成Hu等近期开发的方程.用Bromley、Meissner、pitzer、Chen和本文摸型对25个二元电解质水溶液(最高浓度达20mol/kg)298.15K时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关联,本文模型的精度最高.另外,用298.15K回归出的参数对其它温度下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较小.
    快速流态化两通道模型
    白丁荣,金涌,俞芷青,姚文虎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0-18. 
    摘要 ( 497 )   PDF (394KB) ( 2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实验观测及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个快速流态化气固两通道流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体颗粒在床内的轴、径向密度分布和颗粒的内循环流动,具有物理意义明确、模型参数少等优点.通过对文献及本实验的多组轴向空隙率分布数据的验算,获得了模型参数的经验关联式.计算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快速流化床内气固运动及颗粒密度分布的规律.
    密度脉动的数学模化及其在湍流燃烧中的应用
    郑楚光,余大江,米建春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9-28. 
    摘要 ( 562 )   PDF (361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湍流燃烧进行的模拟研究,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湍流脉动与燃烧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密度-标量之间的脉动关联关系(?)提出了数学模化的表述形式,引入了以密度-速度脉动关联量为独立变量的两个输运方程与k-ε双方程模型一起作为对燃烧过程的湍流脉动待性的描述,并分别对气体均相燃烧和煤粉气流多相燃烧的全场作了数值求解.
    田菁冻胶在毛细管及多孔介质中滑移效应研究
    韩雅君,江体乾
    CIESC Journal. 1990, 41(1):  29-36. 
    摘要 ( 459 )   PDF (453KB) ( 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田菁冻胶压裂液在毛细管和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求得相应的滑移效应,提出本构方程及C·H.B.模型,并得以验证.
    甲醇氨氧化制氢氰酸的铁钼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
    王誉富,贾树贤,吴雅南,吴越
    CIESC Journal. 1990, 41(1):  37-42. 
    摘要 ( 738 )   PDF (249KB) ( 1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X射线衍射、IR、M(?)ssbauer、ESR和ESCA等方法研究了甲醇氨氧化制氢氰酸的铁钼催化剂活性组分与催化活性的关系.X射线衍射和IR研究指出,催化剂中的铁和钼是以Fe_2(MoO_4)_3、MoO_3和a-Fe_2O_3存在.Fe_2(MoO_4)_3的相对含量与活性随Fe/Mo的变化呈峰形对应关系.M(?)ssbauer、ESR和ESCA分析表明,铁是以Fe~(3+)存在,但有两种配位,一种是Fe_2(MoO_4)_3中的八面体配位,另一种可能是Fe_2O_3·xMoO_3(x<3)的不完善配位.前者是基本活性组分,和后者一起完成选择氧化的功能.
    溶剂萃取法分离钨、磷的研究
    李大任,苏元复
    CIESC Journal. 1990, 41(1):  43-49. 
    摘要 ( 536 )   PDF (286KB) ( 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溶剂萃取方法分离钨、磷以制取高纯钨产品的过程,实验研究了最适宜的萃取条件,证实该过程适用于钨冶金工业中钨酸钠溶液的净化.
    不凝气存在下多组分冷凝计算的热质阻力因子法
    吴云英,甘怀新
    CIESC Journal. 1990, 41(1):  50-57. 
    摘要 ( 586 )   PDF (312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法的特点是总热通量方程内包含一个由实验数据关联的热质阻力因子.计算简便,准确性好于所有的近似法,且能适应于相变多股流换热器的计算.文中还以板翅式换热器垂直冷凝含氢轻烃系统为例进行了关联.
    新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及其应用(Ⅰ)——一种新的分子径向分布函数表达式的提出及其检验
    李继定,李以圭,陆九芳,滕藤
    CIESC Journal. 1990, 41(1):  58-65. 
    摘要 ( 587 )   PDF (347KB) ( 2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液体的性质、实验现象及统计力学原理,根据总相关函数h(r)与阻尼振动之间存在的相似性,经过分析和数学处理得到了非电解质溶液径向分布函数表达式.应用该式于LJ流体、液态氩以及二元混合溶液体系,计算结果与文验、计算机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新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及其应用(Ⅱ)——在金属溶剂萃取体系中的应用
    李继定,李以圭,陆九芳,滕藤
    CIESC Journal. 1990, 41(1):  66-73. 
    摘要 ( 455 )   PDF (363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文(Ⅰ)提出的径向分布函数表达式与Flory-Huggins公式相结合,建立了新的非电解质溶液分子热力学模型.将其应用于复杂的金属溶剂萃取有机相体系,仅用3组二元体系实验数据,即可预测DEHPA萃取Cu、萃取Co及萃取Cu、Co各萃取有机相体系中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和萃取反应热力学平衡常数,预测计算中,没有引入可调参数,而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
    凝胶萃取浓缩蛋白质及过程优化
    王世昌,解利昕,金雷,余国琮
    CIESC Journal. 1990, 41(1):  74-80. 
    摘要 ( 510 )   PDF (296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淀粉—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等三种凝胶吸水溶胀和在某一酸度条件下收缩释水的过程.利用凝胶这一酸敏效应可以构成萃取循环.以浓缩溶液中的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物质.文中还讨论了溶液中离子种类、溶质浓度和凝胶粒度等对其溶胀、收缩性能的影响.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按复合形法进行计算的优化方法,得出实际分离过程的最佳溶胀—收缩范围.
    苯酚在亚临界及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测定
    于恩平,朱美文,方之蓉
    CIESC Journal. 1990, 41(1):  81-86. 
    摘要 ( 570 )   PDF (287KB)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流动法高压相平衡装置,测定了苯酚(固态)在亚临界和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实验是在303-312K,8.5—50MPa的范围内进行.将实验数据与SRK和PR状态方程进行关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降膜沸腾传热的研究
    王国庆,谭盈科,王世平,崔乃瑛
    CIESC Journal. 1990, 41(1):  87-93. 
    摘要 ( 545 )   PDF (338KB) ( 2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JK-1管)水平管外降膜沸腾的传热性能及其分析.实验工质为R-113.结果表明:JK-1管降膜沸腾传热膜系数比其池式沸腾提高11—80%,比光滑管降膜沸腾提高1.7—5.2倍.通过分析,建立了一个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在±8%以内的准则关联式.
    壳-核型离子交换剂复相扩散传质的理论研究
    马永利,杨宏秀
    CIESC Journal. 1990, 41(1):  94-102. 
    摘要 ( 495 )   PDF (409KB) ( 1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壳-核型离子交换剂复相扩散传质的物理数学模型.联合控制着传质速率的液膜扩散及粒内扩散是准均相内的非定态过程.系统地导出了交换度方程.动力学基本规律为选择最优化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同时测算内扩散系数和液膜厚度.
    非理想多元物系精馏塔动态数学模型
    杨健,钱积新,周春晖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03-110. 
    摘要 ( 572 )   PDF (385KB) ( 2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精馏塔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除了气相上升量的计算是利用焓平衡关系导出的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外,其余变量均通过微分方程计算.这就可以避免以往的模型由于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不收敛而带来整个计算失败的问题.文中将一种计算病态常微分方程的积分方法——小参数法在IBM-PC/XT微机上算出一个有70层塔板、6个组分的脱乙烷塔模型(600多维的微分方程).小参数法的最大优点是无需矩阵求逆且不必计算雅可比矩阵.
    两相流中气泡和液滴的直径及其分布的自动测量
    高敦岳,江虹,於兵,邓修,施亚钧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11-117. 
    摘要 ( 763 )   PDF (287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气泡、液滴大小及概率密度分布对研究气液及液液两相流设备中的能量传递、反应过程以及设备和工艺的最优化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测量液滴、气泡大小分布主要采用照相法、化学法、电阻探针法等,这些方法应用范围窄,或者费时长、精度低.
    液体蒸汽向单气泡中传质过程的数值分析
    杨宁生,沈自求,马英妮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18-121. 
    摘要 ( 554 )   PDF (203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当气体通过液相介质时,由于气液界面和气相主体间存在液体蒸汽的浓度差,使液体迅速蒸发,可以大大强化对流传热及沸腾传热.此外,在鼓泡设备中,这种溶剂汽化现象亦可能对气含率及传质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定量地分析液体蒸汽向气泡中传质的过程是很有意义的.此过程为具人体积变化的自由边界问题.对于核状沸腾过程的自由边界问题已有很多研究,其气泡长大的控制步骤为兴高采烈相可能提供的气化潜热速率,而由于气泡中质量传递控制的移动边界问题尚未见有研究.本文提出了液体溶剂向单气泡中传质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数值解.并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拟静态法测定汽液平衡的研究
    周星风,倪良,韩世钧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22-126. 
    摘要 ( 612 )   PDF (192KB) ( 2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组成分析是汽液平衡测定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较为困难的问题,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可靠的实验方法,以使能在较低代价下对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准确测定.沸点计法的较大进展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度和准确度,拟静态操作在沸点计法测定汽液平衡中得到了应用.为此,研究适合拟静态法的新型沸点计对汽液平衡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届《化工学报》编辑委员会
    CIESC Journal. 1990, 41(1):  127-127. 
    摘要 ( 425 )   PDF (43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