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1984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4-12-25
    化工学报
    非等温催化剂颗粒上活性组分的最佳分布
    吴华,袁权,朱葆琳
    CIESC Journal. 1984, 35(4):  283-293. 
    摘要 ( 570 )   PDF (506KB) ( 2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一维多孔性催化剂颗粒在非等温情况下活性组份的最佳分布.活性组份集中在离颗粒中心某一距离(?)处的无限薄层上可得到最大的有效因子ηmax.该最佳位置决定于非等温效应、传质阻力以及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文中给出了确定该位置和最大有效因子的分析表达式.得到的ηmax皆恒大于或等于一.活性分布偏离最佳分布或活性层厚度增大皆使有效因子减小;且活性层偏向最佳位置的内侧有效因子减小较少、而偏向最佳位置外侧有效因子急剧减小.
    相际传质(三)填料塔相际面积的测定和传质模型的研究
    陈毓琛,丁洁,沈自求
    CIESC Journal. 1984, 35(4):  294-302. 
    摘要 ( 600 )   PDF (447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别用含有AsO_2~-和ClO~-不同催化剂的Na_2CO_3-NaHCO_3缓冲溶液,在填料塔中吸收CO_2气体,进行化学法测定相际面积的研究.用Danckwerts表面更新模型和表面膜更新修正模型分别将传质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得到的比相际面积a十分接近,更新频率S相差较大.用AsO_2~-和ClO~-两种不同催化剂测得a的平均差值为±(9.2—15.5)%,修正模型考虑了气液两相开始接触时传质和反应的瞬息过程,提出了k_1θ>2作为化学法测定相际面积的条件,明确了应选择物系的k_1值范围,由此判别ClO~-催化物系测得的a和S值较为准确.文中还通过Na_2SO_4水溶液的物理吸收与上述化学吸收的数据相关联进行了讨论,说明修正模型的S用于分析膜式填料塔中气液吸收的操作特性较为合理.
    在工业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宏观动力学
    李绍芬,刘邦荣,高文新,廖晖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03-310. 
    摘要 ( 534 )   PDF (424KB) ( 3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测定了B106及B109两种型号的原粒度工业变换催化剂的宏观反应速率.根据实验数据关联出两种催化剂都适用的宏观动力学方程,求定了相应的模型参数.该式可用以模拟工业变换反应器.此外,并由实验数据计算了各种情况下的有效因子.整个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催化剂对气体的内扩散阻力都是相当大的.
    悬浮法聚苯乙烯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潘仁云,宋秋安,袁惠根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11-319. 
    摘要 ( 516 )   PDF (416KB) ( 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苯乙烯悬浮聚合,研究了搅拌转速、分散剂浓度、相比、釜径和桨型对聚苯乙烯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确定了相应的关联式,为选择最佳操作条件和聚合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移动床煤气化器的一维模型性能研究
    袁渭康,韦潜光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20-327. 
    摘要 ( 495 )   PDF (397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床煤气化器的操作受下列因素的影响:蒸气进料率F_3、氧气进料率F_o、固定碳(煤)进料率F_c、床高H和进风温度T_B等.上述因素相互影响,故甚难确定最优操作条件.本文用一维拟均相模型探讨了上述参数间的可能关系.从降低能耗出发,本文建议同时降低蒸气及氧气进料,从而使床内最高温度T_(max)略有上升.对一恒的固定碳进料(煤进料减去水分、可挥发物及灰分),降低蒸气进料可以加速气化过程,而同时降低氧进料有时可维持T_(max)低于允许值.
    元素硫的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邓彤,柯家骏,陈家镛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28-334. 
    摘要 ( 683 )   PDF (303KB) ( 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在pH 6—10、温度130—170℃条件下元素硫在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确定了反应式为4S+6OH~-→2S~(2-)+S_2O_3~(2-)+3H_2O.参考了伴有化学反应的相间传质模型,本文中导出伴有快速化学反应的相间传质模型,即-In(1-a)=k_tt.在pH6—7.5范围内进行动力学测定所得结果与该模型相符,且发现此歧化的化学反应速度与〔OH~-〕成正比,求得表观反应活化能为24.0千卡/克分子.同时,还研究了Cu~(2+)对元素硫在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影响.
    垂直管道浸取器的流体力学研究 (Ⅰ)直管段的压力降
    李宽宏,董毅红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35-343. 
    摘要 ( 586 )   PDF (422KB) ( 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单粒级的河砂与水作垂直管道浸取器的冷模试验.推导了浸取器直管段空隙率的关联式,提出了计算直管段压力降的模型,并分析了最小压力降下的操作流速.
    大孔筛板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于鸿寿,张满潮,萧成基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44-356. 
    摘要 ( 537 )   PDF (533KB) ( 2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测定及研究了大孔筋板(孔径为 5、10、15、20及25mm)流体力学参数,提出计算塔板压降、漏液点气速、零沫夹带量及泡沫层高度的一套设计关联式,其精确度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文中还对大孔筋板的操作性能及弹性范围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塔板结构参数设计得当的大孔筛板,操作弹性比达到2—4左右,足可适应一般工业装置的负荷波动要求.
    钴系催化剂合成液体聚丁二烯过程中α—烯烃的调节作用
    焦书科,胡力平,单鉴会,戚银城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57-367. 
    摘要 ( 615 )   PDF (456KB) ( 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环烷酸钴、三异丁基铝和三氯甲苯为催化剂,抽余油作溶剂,乙烯、丙烯和异丁烯为分子量调节剂,合成了顺式1,4含量为45—60%、反式1,4含量为10—40%、乙烯基含量为15—40%、数均分子量为1500—6000的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α-烯烃用量等因素对转化率、分子量及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对α-烯烃的调节机理作了探讨.
    非牛顿流体薄膜流中质量传递的实验研究
    江体乾,褚家瑛,徐英农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68-374. 
    摘要 ( 533 )   PDF (306KB) ( 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非牛顿流体层流降膜流中质量传递过程.实验系采用温壁塔测定二氧化碳在高分子水溶液中吸收速率.这些溶液符合幂律模型.实验证明非牛顿幂律流体降膜流中考虑速度分布的微分方程精确解是正确的;对拟塑性流体,用无因次长度Z<0.1作为渗透论适用范围的判据是合适的,而精确解则不受此范围的限制.
    螺带桨搅拌槽内给热系数和所需功率的研究
    王豪忠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75-380. 
    摘要 ( 615 )   PDF (262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详细研讨了螺带桨搅拌槽内给热系数及其与所需功率的关系.研究中使用了4个不同几何尺寸的螺带装以及8种不同稠度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和高粘度牛顿流体.结果表明:在雷诺数小于0.1时,试验流体在槽内的给热系数与浆叶几何尺寸有关.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到了4个对应于各螺带桨的给热系数关联式;雷诺数大于10时,给热系数和搅拌浆几何尺寸无关,从而得出一个适用于不同螺带浆的共同关联式.实验还研究了给热系数和所需搅拌功率的关系,并用多项式回归法得到了整个实验雷诺数范围的传热-搅拌功率关联式.
    化工学报一九八四年总目录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81-382. 
    摘要 ( 468 )   PDF (93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化工学报》征稿简则
    CIESC Journal. 1984, 35(4):  388-388. 
    摘要 ( 521 )   PDF (68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一、《化工学报》是中国化工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它反映我国化工领域的科技成果,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二、本学报刊登化工工艺、化学工程、化工设备、过程开发及其他有关方面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和指导学科发展方向的综述论文.